洪烈不禁抬起頭,認真地看向那三尊高出其它雕像很多的巨石雕像。終於明白了這三尊正是“墜落天使”們的三位傑出代表。
巨大的三柄劍身上,各自雕刻著一句遠古梵文,正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三位最高主神的名字:創造之神大梵天(Brahma);三隻眼的破壞之神大自在天溼婆(Shiva);宇宙與生命的守護神妙毗天溼奴(Vishnu)。
全球文明,不論東方還是西方,遠古的神話如此地相似,原來所有的原因來源於此。洪烈和馬三兒雖然有一種釋然解惑的感覺,但旋即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
難道人類僅僅只是阿奴納奇人飼養的基因動物?當我們在飼養動物並宰殺它們時,我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但當人類成為別的生物的附屬時,人類是萬難去接受這樣的結果的。
實際上,洪烈和馬三兒太過樂觀了,真實的情況更加殘酷,更加讓他們難以接受,難以理解。
西方傳說中,對於“墜落天使”是這樣記載的:
墜落天使指違抗上帝命令,反叛上帝耶和華,被逐出天堂的天使。
墜落天使包含撒旦自身和跟隨撒旦反抗上帝的天使、猶太教中因愛上人類女子而墮落的天使阿撒茲勒。
墜落天使違背上帝的旨意,懷疑上帝,因此與上帝的對立的,在許多帶有宗教色彩作品中被稱為“世界的大敵”。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撒旦和他的天使們未能在與上帝的交戰中取得勝利,被打入地獄,丟失光潔的外表與天使的美名,在枷鎖中為自己僅剩的尊嚴、驕傲與天堂對抗。
聖經並未提及路西法曾經是一位天使,也未提到路西法就是撒旦,這個名字真正的來源是羅馬神話中的晨星之神“Lucife”,而以賽亞書中的“晨星”指的是巴比倫之王,後經拉丁語的翻譯轉換形成了“Lucifer”一名。
這一名字曾被用在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以及英王詹姆士王譯本的《以賽亞書》第14章第12節,而在原本的希伯來文《以賽亞書》中沒有路西法這個名字。在後世誤傳中,通常指被逐出天堂前的魔鬼撒旦,久而久之,路西法就成了撒旦的代號之一。
上帝創造了世界,萬物應對上帝臣服。眾天使在天堂中圍簇上帝,接受旨意並執行旨意,輔佐上帝管理世界,歌頌他的功德。路西法曾是上帝座前的六翼熾天使,是天使中最美麗,最高貴的一位,協助上帝,讚頌他、陪伴他左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異議,沒有懷疑,沒有戰爭。
一日上帝望著井然有序的一切,決心創造一種新的,獨特的生靈,於是依著自己的像造出了人類的始祖——亞當,把他安置在伊甸園,讓他在裡面自由自在地生活。
上帝又把亞當帶到神殿封他為“彌賽亞”,並召集眾天使,要求天使們對其行禮跪拜,尊他,敬他。米迦勒等天使懷著對神的崇高信仰,謹遵旨意,一一照做。
路西法卻猶豫了。
天使已經沒有自由,不能再失去尊嚴與驕傲。
面對米迦勒的好心勸誡,路西法開口婉拒:“我侍奉上帝千萬年,論功績,我在亞當之上;我為六翼熾天使,位僅次於上帝,論地位,我在亞當之上;我乃火中之火,論出身,我在亞當之上;我手中掌握蓋世的力量,論力量,我在亞當之上……我為何要拜他?”
在亞當面前,路西法斷然拒絕低頭屈膝,他身後的天使也紛紛拒絕跪拜亞當。面對抗命的逆子,上帝再次下達旨意,希望路西法能遵守命令。
在上帝的威嚴面前,路西法還是抗命了。他無法拋棄內心的驕傲,無法放棄天使的尊嚴,他也無法阻止自己嫉妒亞當這個無緣無故被上帝恩寵的孩子,更重要的,他渴望能夠擁有自作主張的權利,渴望觸控自由,他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跪倒在一個人類面前。
一旦違命,就無法回頭。
對上帝千萬年的敬愛付之東流,路西法的心中五味陳雜。最終放棄對上帝的信仰,帶領自己麾下的天使來到九重天,他抬頭直視上帝,驅走內心的忐忑與恐懼,挺直脊背,伸展身後巨大的翅膀,向上帝宣戰。
上帝命天使長米迦勒率天使團迎戰,加百列奏響號角,昔日情同手足的兄弟,刀劍相向,相互廝殺。
天使終究無法與神抗衡,路西法戰敗。上帝創造了地獄,將他和他的部下從天上拋下,打入地獄。臨行前,他說出那句震動天地的話:“寧在地獄稱王,不在天堂為奴。”
從九重天到地獄最底層,路西法墮落了九個晨昏,成為了魔王撒旦,他的部下們成為了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