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綠米熬粥時散發出的是那種帶著草木清香的米香,跟純大米香還不太一樣,不過也很好聞。
林壤明本還以為綠米煮出來的粥會變成綠色呢。
結果沒有,粥還是清亮的顏色,沒有染綠。
反倒是綠米的顏色變淡了一些,膨脹開花在粥鍋裡浮浮沉沉。
煮出來的粥米油好像略少,屬於偏清新感的。
跟竹瀝很搭啊。
林壤明這還在分析呢。
身後四位老饕已經要忍不了了。
他們今天早晨出來本是要吃早飯。
先坐了四十多分鐘車。
看食材,看處理豬肚,又快一個鐘頭。
眼看著到中午了,他們可還一口東西沒吃著呢。
這再被香味一勾,飢火和饞蟲混在一塊從胃裡往上翻,嘴裡口水嘩嘩流,煎熬啊。
“徐師傅,粥已經好了吧。”再不開口問,肚子叫起來就該失態了。
徐師傅點點頭,“差不多了,這就加竹瀝。”
竹瀝粥的竹瀝,是後加的。
幫廚已經將竹瀝過濾好了,現在已經沒有浮濁物,盛在盆子裡一眼見底,顏色澄清透亮。
徐師傅沒有直接往鍋裡倒。
而是拿一個大勺,舀一勺竹瀝後,沿著粥鍋邊,劃一圈緩緩倒進。
一勺,兩勺,三勺……
大概加了這鍋粥的三分之一容量,放下勺子後靜待燒開即可。
這竹瀝入鍋之後,新的味道飄散出來。
林壤明深吸一口氣,嘴角不禁上揚,“米香、草木香之後,又融進竹香,香味是真好啊。”
周圍眾人連連稱是,連珠炮似的點評粥香。
電視機前的觀眾氣急敗壞,【我聞不到!!!能聞見味兒的手機已經不夠用,需要有能聞見味的電視了嗎??】
竹瀝燒開是很快的。
片刻間,粥已經煮好。
徐師傅將鍋裡的粥盛到白瓷小碗裡,一人一碗清粥。
店裡的魯師傅和服務員們也都有份。
到這時候也就不用著急了,之前嗅過香,此時先看色。
還是林壤明,拿小勺在粥裡攪了攪,再次稱讚,“這粥我怎麼看著似茶啊,看像不像竹葉茶?”
所謂的竹葉茶,就是將竹葉用做茶的方式炒制。
泡茶之後顏色極為好看。
隨著他的話,鏡頭推進,將冒著熱氣的清粥特寫展現在觀眾面前。
綠米熬的粥是清粥,不怎麼粘稠,本來就是米水分明,清亮亮的。
加入淡黃色同樣清亮亮的竹瀝後,變成了嫩嫩的黃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