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航納悶,自家老爹雖然有點悶葫蘆,但也沒這麼悶啊,只好沒話找話,開口問道:“爺,奶身體還好吧,等會兒去看下吧。我給爺帶了兩瓶酒。”
“莫去了。”駱誠有點走神,回答的聲音木木的。
“咋?”駱一航反倒驚了,咋回事?鬧矛盾了?看爺爺不讓去?
一月份春節回來時候不還好好的麼。
結果駱誠又說了:“你爺奶還在你三叔家呢,接琪琪上下學,還得再待些日子。”
……嚇一跳,
“哦,還沒回來啊。”
駱一航扭頭看著自家老爹,心說咋回事,也就倆多月沒見,怎麼添了說話大喘氣的毛病。
這一看發現,駱誠臉上表情不太對,眉頭皺起又放開,槽牙咬了又松,好像在做啥心理建設。
又沉默了一陣。
駱誠心理建設好像做完了,假裝不在意開口問道:“航娃子,這次回來是放假還是啥?在家裡待多久?”
駱一航明白了,不得不說,老爹演技真差。
昨天就想問了吧,這不年不節的,在外面的兒子突然跑回來,也沒說一聲,當父母的肯定得嘀咕。
所以駱一航直接說了,“這次就不走了,在家跟你種田,工作不做了。”
“咋!”駱誠陡然提高音量,驚了一下,緊跟著又壓下去,“咋個不做了麼,種田苦的嘞,你做不來。”
實情當然不能說啊,但是藉口嘛,早有準備,駱一航張嘴就來,“工作不幹了,回來創業。不光是種田,最近鄉村自媒體火的很,我打算弄那個。”
“就是你媽每天看的那個啥,抖抖?”駱誠皺著眉問道。
“差不多嘞,不光是抖抖,放心,是正經做事業。”
駱誠沉默了好久,喃喃道:“搞不懂,你也大了,隨伱嘞。”
有時候,父母並不需要了解子女的確切規劃,他們不懂、不想、或是不敢過多的參與進去。
他們只需要一個答案,僅僅是答案本身就好。
然後付出他們能付出的……
正經話說完了,父子倆的關係恢復了往常的樣子,隨隨便便聊著家常。
看樣子駱誠就是打聽訊息,具體怎麼跟兒子說,等回去告訴張桂琴後,讓孩子媽做主。
然後駱一航知道了他爸駱誠從去年開始終於有了愛好,變成了中年釣魚佬,不過釣魚是假,躲清靜是真,因為母親張桂琴越來越嘮叨了……
走走,停停,兩人,一貓,沿著老路往上走了三里多,翻上山坡,轉進一道山坳。
再往前還有更多更大的山,這塊山坳更像是幾座山包起來的一塊平臺。
所以村裡人一般把這裡叫“臺子上”。
其實這裡才是真正的平安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