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方式最後沒成功,轉為了第二種。
強闖其實使用的還是聯盟星艦,喬裝接近之後,直接幹掉巡查艦,然後一路狂奔。
兩國軍艦的速度差不多,但一個是孤軍深入無依無靠,一個是國內作戰,有無盡的支援。
這樣的追逃,對軍艦的損傷比較大,而帝國一方無法得到有效補充。
四當家跟大家商量一下,然後果斷地放出了師級艦自帶的連級艦。
連級艦一共釋放了六艘出去,對各個方向的探測器發出了遠端攻擊——就是掃蕩的姿態。
師級艦和團級艦則是保持了隱身,直接向前衝去。
他們對軍艦的命令,也是儘量隱身,跟在己方身後即可。
這才是真正的強闖,無疑是告訴對方,帝國軍艦入侵了。
但是這種局面,聯盟也未必好受,因為探測器被毀,敵人的入侵規模就不好確定。
現在的情況是,聯盟探測器體積都太小了,功率註定不大。
就算主動探查,一旦超過距離,也不能精準發現隱身的軍艦。
還有救是,發出攻擊的連級艦,會產生相當強的能量波動,更好地幫助後方軍艦隱身。
軍方的人也能領會到這一點,於是果斷地聽從指揮。
事實上,帝國軍人的心裡都很激動,“沒有偽裝成聯盟民用艦,這才是真正的強闖。”
帝國此前派出的三支小艦隊,只有那支冒險躍遷的艦隊,採用的是制式外形和塗裝。
另外兩支,外表都有相應的偽裝,最起碼可以適度冒充聯盟民用艦。
連級艦對探測器的掃蕩,很快就引來了聯盟的關注。
最先冒頭的是巡查艦,遠遠發現艦隊之後,掉頭就跑
不多時,是一支團級艦隊抵達——對方出現了最少六艘連級艦,起碼也是兩個營的編制。
而執行這種突擊任務的艦隊,絕對是軍中的精銳,所以來一支團級艦隊迎戰很正常。
聯盟的艦隊甚至沒有接到殲滅對方的任務,他們主要負責阻擊,先纏住對手再說。
如果是小股敵人,再考慮殲滅的問題,不過探明敵情顯然更重要一些。
事實上,聯盟對這一支艦隊相當重視——這種姿態的強攻,在以往幾乎沒有出現過。
當艦隊遠遠出現的時候,他們發現對方的艦隊數量不少,起碼有兩艘營級艦。
這是四當家吩咐的,師級艦率先發現了艦隊,於是做出戰鬥部署。
兩艘軍方營級艦頂到前方,遮蔽後方的團級艦和師級艦。
軍人們忠實地執行了命令——任何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仗就應該這麼打!
相反的是,這些帝國軍人心裡還頭些許的興奮:看這個架勢,有全殲對手的打算?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當聯盟的艦隊發現,敵方營級艦後面,竟然還有團級艦的時候,相距只有百萬公里了。
尤為古怪的是,對方團級艦竟然放出了三小隊攻擊艦。
這麼遠的距離就放出攻擊艦……這些人會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