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身為杜家女兒,不知為杜家做貢獻,這些年以來不僅沒有為杜家拉來任何政治資源,而且還因為拒絕的次數多了,有人自覺面子上掛不住,把杜家當成了假想的政敵,很是為陸家惹了幾波麻煩。
這種不孝女,要之有何用?
“爸,你不能再慣著小妹了,想當年,我不也是在你的安排下,嫁給了他許昌平,若非是您老人家說他是個人才,將來或許前途不可估量,我杜媛媛堂堂天之驕女,又豈會嫁給他一個鄉下人?”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許昌平還是一事無成,全靠爸你的幫襯,才在他老家掛了個正職,我也毫無怨言啊,因為這是爸你的安排,可是小妹憑什麼,同樣是杜家女,她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不服,爸你也不能偏心。”
“二姐說的對,爸,你不能再眼睜睜看著小妹敗壞咱們杜家的名聲了,你去派人把她抓回來吧,趁大哥不在,沒人替她出頭,咱們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也算對得起她。”
這幾句對話出自10年前。
當時,杜玲玲她正直壯年的大哥杜啟元,剛剛被提拔為西南某軍分割槽SL員。
杜家一時風光無限。
而藉著這股東風,杜家老爺子也心思活躍了起來,他還有幾年就要退下來了,而等他退下來以後,杜家就只能全靠老大來支撐了,但是如果能趁這個時候,杜家的風光還在,自己還沒退下來,給杜家結一門有實力的親家,那將來即使自己退下了,或者乾脆就不在了,老大也不用再單打獨鬥,好歹有個有實力的妹夫家能夠幫襯幫襯。
為什麼是妹夫?
因為當時杜家就只有她杜玲玲一個適齡的未婚女青年。
而且她杜玲玲也確實有這個條件。
人長得美就不說了。
還是學霸,又在高校任教,屬於知性型絕美女青年,加上年齡當時也不大,也就二十五六週歲,知識分子中,這種就是屬於最佳的結婚年齡。
可杜玲玲不願意。
她從小努力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然後研究生,就是為了能證明,自己即使女兒身,也不比像三哥那種不學無術的男兒身差到哪裡去。
可現在如果就這麼聽家裡人的安排,去相親,去嫁人,相夫教子,去做好自己的花瓶,維持杜家那點可憐的人脈,那她這些年來的努力,那麼努力的讀書,豈不就成了一個笑話?
所以她反抗很激烈,甚至一度以死相逼,如果不是大哥發覺了,寫信回來把二姐還有三哥都痛罵了一頓,並寫信告訴老爺子,自己堂堂一個軍人,要功名只能戰場上去取,哪有靠自己妹妹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的?
他第一時間聽說了以後就覺得臉上臊的話,如果父親大人硬要堅持,逼死了四妹,那他就只好辭去這個軍分割槽司令員,乾脆回瀏陽老家種地去得了,也免得良心一直不安。
杜老爺子當然捨不得杜家大郎辭職,收到信以後,立馬就把老二,老三都叫到跟前,也是狠狠的痛罵了一頓。
然後告誡老二,老三:“此事到此為止,你們妹妹愛嫁誰就去嫁誰,不想結婚,就待在學校教書育人好了,老頭子我再也不管了,還有,你們也不許去為難她,不然你們大哥發起火來,有多恐怖,你們是知道的,他若執行家法,你們姐弟倆也只能受著,都聽明白了嗎?”
杜家四個兄弟姐妹,杜啟元是老大,出生於解放前,吃過的苦頭,比其餘他們三個兄弟姐妹加起來都要多,而且年齡也比他們都大好幾歲,與最小的杜玲玲年齡相差甚至15歲。
長兄如父,長兄如父,這都不是簡單的長兄如父了,而是根本就是把這最小的小妹,當成自己的女兒在養。
所以像杜媛媛,還有杜啟年,他們才會又嫉妒這個小妹,又害怕他們的大哥。
杜啟年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杜玲玲是最清楚不過的人,用她的話來說:“我家三哥啊,這人早年間就是個紈絝子弟,差點給我爸給養廢了,就跟很多的大院子弟一樣,整天無事生非,鬧的雞飛狗跳。
後來,我家大哥出息了,他也想學大哥,可又沒有大哥的本事,更沒有大哥能吃苦耐勞,安排讓他去當兵,他也不願意,說是要走仕途,學做當官。
後來怎麼著,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