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縣和陸陽比較熟的幹部,稱呼上帶個她的,也就杜玲玲這一個女人。
作為掛靠幹部。
這幾年,也著實為昭縣的經濟發展,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小商品批發市的大獲成功,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目前雖然才開張不到兩年,但是卻在西南三省周邊地區已經闖出了偌大的名頭,昭陽工業品市場之名,不僅很多商人都知道,就連很多普通民眾也都知道,在這個湘西南的小縣城裡面,有一座每日人流量巨大,價格又便宜,商品又新潮的批發大市場。
為了應對越來越龐大的人流,以及緩解交通壓力,縣裡目前已經不僅上馬了工業品市場的二期,比一期更大,配置更完善,導流更科學,除此以外也正在積極向上面申請,準備籌備新建一座國家縣一級最大的3A級長途汽車站。
而這裡面,也有杜玲玲的功勞,很是發揮了一些在申請過程中爭取上面大佬支援的積極作用。
最後就是茶山煤礦,目前籌備工作已經完成,挖掘工作也進展良好,預期每年的分紅至少是百萬級,再過些年,甚至很有可能突破千萬級,狠狠的緩解了縣財政最近幾年在支援公共基礎建設上所面臨的壓力,以及未來將面臨的壓力。
數個大功勞疊加下,就是個普通人,毫無背景,也該要升升職了,何況是杜玲玲?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縣裡領導為了留住人才,在上一次的肖副縣長落馬案件中,空出來的副縣長位置,幾乎是毫無懸念,在市縣二級領導都給予正面評價的情況下,杜玲玲輕而易舉的就跨越了從正科到副處的政壇天塹。
本來以為,這一步下來,她又該要沉澱幾年。
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沉澱,副縣長這個位置雖然好,但昭縣畢竟是小地方,能供發揮的餘地不多,加上目前工業品市場也已經走向正規,接下來也就是蕭規曹隨的問題。
需要時間來狠狠磨它。
杜玲玲當然沒有這個耐心,她下來掛機的目的反正已經達到了,由正科到副處這個身份上的轉變,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接下來調職,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只是陸陽沒有想到,這個“大姐姐”她居然不是調回省城,調回她自己來的地方,回到她自己的舒適圈裡去,而是僅僅調到了市裡,出任那籌備還不到一年的經開區主任一職。
這又是一個新職位,而且還很有挑戰性,比在昭縣當這個縣招商辦公室的主任,將更具艱難。
“杜姐姐,你就這麼有把握嗎?”
市裡目前正在搞的經開區,陸陽也去過,說實話,感覺上不怎麼樣,地理位置還可以,距離市區倒是不遠,但就是交通還有待狠狠提高。
不是光修條路進去就行,像比如說配套的方便出行的公交車站,方便購物的解決柴米油鹽問題大型綜合商場,等工廠數量上去了,工人也多了,工人子女上學的問題,也總該要解決一下吧?
這些都是大難題,需要花很大很大一筆錢。
但陸陽還並沒有看到有這方面的準備。
大概也是經驗不足。
另外,像最基礎的土地平整,三通問題,通水,通電,通路,這個倒也馬馬虎虎,確實沒發現有什麼瑕疵。
但陸陽還是對它信心不足。
畢竟寶慶也就只是個內陸城市,而且又是屬於丘陵地形,旁邊還有一座巨大的雪峰山,阻斷了它與西南地區的聯絡。
想發展起來,說實話,挺難的,尤其招商引資這一塊,根本就不具備任何優勢。
港澳臺商,人家一般都不會願意來,人家相中的是沿海交通便利,出口方便的口岸型城市。
再不急,也得靠點邊邊,像鵬城周圍,羊城周圍,申城周圍,這些地方的城市目前土地便宜,招商引資的力度也同樣非常大,距離這些大城市也近,不比你寶慶香?
別說是這些港澳臺商人,就是本地商人,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也都在想辦法,積極的向沿海那些大城市去靠攏。
你寶慶拿什麼去爭?
開發區在真正意義上,自己是不產生任何收益的,在開發的過程中,徵地拆遷,土地平整,通水,通電,這些都需要耗費海量的資金。
全部由政府來買單,這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現實。
那麼開發區又拿什麼來繼續徵地拆遷,土地平整,通水,通電,搞這些需要海量資金的基礎建設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經開區的資金來源。
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