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不是第二軍防區嗎?湯長官……”
“他已經專注中原戰場。潼關現在是我的防區。”
“那好。”
張庸答應了。
行,既然這樣,那就去吧。
他也想看看渭南這個分基地,系統能發現什麼。
於是出發。
車隊浩浩蕩蕩的。
足足十幾輛大卡車。幾百人。
沿途也有很多警戒部隊。清一色黃埔嫡系。
“少龍,專機好開嗎?”
“挺不錯的。”
“委座真是對恩寵有加啊!”
“你們也快了。”
“我們估計是沒機會了。”
“你說,委座為什麼給我配備專機?”
“當然是最看重你啊!”
“不。你錯了。”
“那是什麼?”
“是我腦子一根筋,只效忠委座。眼裡只有委座和夫人。其他人我都不鳥。無論是誰。”
“那……”
“所以,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委座看到你的忠誠。”
“明白了。”
“所以,你們也快了。”
“那……”
胡宗南欲言又止。
張庸開始閉目養神。沒有再說什麼。
蔣某人千金買馬骨。效果的確是有。但是,買來的都是一堆草包。
他對忠誠的理解,是你必須事事聽我的。必須唯唯諾諾。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我叫你機槍向左移動五米,你必須照做。否則,你就是不忠誠。結果當然是造就一大批的草包。
但凡是有點能力的,都知道老蔣的軍事指揮水平有限。事事聽他的,只有吃敗仗的份。但是,如果不聽,就會被老蔣排擠。於是,有能力的,都慢慢的靠邊站。最終消失。
最後剩下的都是草包。
包括杜光亭。
但凡是他有一點點自己的主見,都能跑出去。
不過,跑出去以後,下場和功德林,到底哪個好。真不好說。對於不聽話的手下,老蔣可是很刻薄的。
老蔣自己的軍事指揮能力有限。卻又喜歡別人稱讚“委座高見”。
老實說,你要讓薛嶽這麼說,薛嶽還真是說不出口。於是靠邊站。
就他張庸滿口都是“委座高見”。
無論背後有什麼怨念,見面,開口就是“委座高見”。
他是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