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紫禁城。
紅牆綠瓦,氣勢恢宏的寧壽宮前,太監總管李蓮英手中捧著一章奏摺,正沿著兩道高高的宮牆中間的過道步履匆匆的往寧壽宮大門走去。
越過大門,李蓮英進入寧壽宮內。熟門熟路的穿過宮殿群前部的九龍壁,皇極門,繞過門後的皇極殿,又跨入寧壽門內。門後就是整個寧壽宮建築群前半部分部最莊重的建築,也是它名字由來的主體建築之一的寧壽宮宮殿。然而李蓮英並沒有進入其中,而是再一次的繞過了寧壽宮,走入了建築群的後半部分。
和前半部分帶有議政作用,從而修建的莊嚴肅穆的宮殿不同,寧壽宮的後半部分是寢宮,所以風格相對和緩很多。
一踏入寧壽宮的後部,李蓮英面前的就是矗立在中路位置的寢宮主殿養性殿。然而李蓮英並不往前去,而是拐了個彎,往東路方位去了。
一路上李蓮英又經過了皇家內廷賞戲的暢音閣院落,清淨素雅的慶壽堂院落,寬闊舒展,精美雅緻的景福宮,直奔佛日樓而去。
李蓮英一路上腳步匆匆,沿途的宮女太監見了他,無一不小心謹慎的低頭行禮道‘李總管’。
然而在宮內權勢滔天的大總管李蓮英,對於這些微不足道的奴才,連半點眼神的關注都欠奉,只當他們如無物一樣的冷然走過。
雖然李蓮英平時見到這些宮女太監,總喜歡裝出一副笑眯眯的和善模樣,看著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撲上來溜鬚拍馬。然而當他沒有這種心情再去像逗蛐蛐一樣逗弄他們的時候,也不需要在意他們的看法,直接冷著臉,擺明自己的態度,這些人也就自然不敢靠近上來了。
在整個皇宮內院,可以說除了各位主子以外,李蓮英就是最有權勢的人了。對於宮內的普通太監宮女,只要他動一動手,隨時都可以像是拍灰塵一樣的,讓這些人消失的無影無蹤,這對他來說並不費事。
所以這些人看到此時李大總管一臉面無表情的樣子,都識趣的不敢靠近。這些在宮裡廝混,本質就是靠察言觀色來伺候各種主子的奴才,自然不會沒有眼裡的在這種時候湊上去自討沒趣。真要有那種人,也不會能混到能在寧壽宮這種老佛爺所在的,在整個紫禁城中都算的上權利最中心的位置當差。
到了佛日樓前,李蓮英緊了緊手中的奏摺,身體佝僂起來,輕手輕腳的邁入樓內,走到了正中央的漆金佛像前。
佛像前,正有一個頭戴金鳳銜珠青絨夏朝冠,穿明黃色繡蝶紗氅衣,手帶檀木佛珠的老太太正在面對佛像閉目誦經。
這個人,正是大清朝最有權勢的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是也,世人多稱呼她慈禧太后,老佛爺,或者太后老佛爺。
李蓮英在外面可以是權勢滔天,無人不懼的大內太監總管,然而在這個人面前,就是一條忠心體貼,名叫小李子的狗。
所以看到主子正在誦經,哪怕他手中的奏摺上有天大的事,為了不打擾到主子的心情,他也不會出聲打斷,而是就這樣佝僂著身體靜靜等候。
半響,慈禧睜開了雙眼,似是察覺到李蓮英的到來,也不回身,就這麼背對著,不緊不慢的開口道:
“是小李子啊,有什麼事嗎?”
慈禧聲音尖細嘶啞,配上他刻薄的臉色。如果不是她身上的穿戴,她頭上一連串的頭銜,那她看起來就是一個尖酸刻薄的普通毒婦而已。
但是如果面對她,這個世界不會有任何人敢有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反而會搜尋枯腸的想出一長串滿是讚美的話語,只為能逗她一笑,而這,就是權勢的威力。
“回老佛爺,是萬歲爺送來的奏摺,讓奴才給你過目。”
小李子特意收斂聲調,以防太監特有的尖刺嗓音刺到了主子的耳朵。
慈禧歷經三代皇帝,獨攬大權,執政無數年,朝堂之中無數人都是她一手扶持的,就連皇帝也要聽她的話才能坐穩龍椅。雖然她早已歸政於光緒帝,但是此時天下動盪,太后老佛爺憂心大清朝的江山,出了頤養天年的頤和園,特意坐鎮寧壽宮中,所以朝廷大事皇帝批閱之後,非得老佛爺首肯才能執行下去。
“皇帝又要幹什麼了?罷了,哀家累了,奏章就不看了,你把事情簡單的跟我說說吧。”
得了命令,小李子在心中斟酌了一下語句,言簡意賅的對著慈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