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七章 波雲詭秘,暗流洶湧

這時張汝梅又向朝廷稟報道:

“拳匪既焚堂毀路,亟派練軍彈壓乃是應有。乃軍隊所至,漫無紀律,戕虐良民,而拳匪專持仇教之說,不擾鄉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愛匪,匪勢由此大熾,匪黨亦愈聚愈多。”

雖然言語中以朝廷定性的拳匪來稱呼義和拳,但是還是說明了軍隊的行事和義和拳所受的愛戴。

更是又替義和拳求情,請求朝廷把義和拳納入編制,自此“拳匪自平矣”

朝廷大怒,以剿匪不利為名,又撤了張汝梅的山東巡撫之職,這才派了毓賢為山東巡撫,前來主持剿匪事宜。

看上去,毓賢只要專心剿匪,就能安坐巡撫的位置,甚至立下大功。

然而毓賢知道,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

毓賢身為漢人出身,卻能身居高位,自然有他的一套本事。別的不敢說,揣摩上意,察覺形勢方面的敏感程度,毓賢可是十分了得。

毓賢其實知道,對於義和拳這種自發滅洋,不需要朝廷發一分錢糧餉的勢力,其實朝廷是樂見其成的。

更關鍵的是,義和拳此次的滅洋運動中,其實殺了不少洋人,但是洋人卻並沒有趁機進一步侵佔清朝的領土。

這也讓朝廷看到了洋人雖然厲害,但是遠渡重洋而來,兵力並沒有太多,現在侵佔的土地一時半會洋人都消化不完,想要更進一步實則有心無力的事實,讓朝廷對於掃除洋人這樣的心頭大患信心猛增。

然而義和拳在這個關口提出扶清的口號,那可就十分的耐人尋味了。

扶清,扶的是哪門子清?

往大了說,是整個天下,往小了說,其實就是當今皇上而已。

然而如今朝堂之上,做主的可並不止是皇帝,權勢更重的可是慈禧太后啊!

雖說慈禧太后已經歸政於皇帝,不在垂簾聽政了,但是看著皇帝權勢日重,慈禧太后心裡並非沒有忌憚。

這件事朝中沒人敢說,但是精明的人心中都清楚。

而且近日裡,皇帝打算重用洋務派,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早早就已經傳了出來,好提前給各方做準備。

毓賢也看過裡面擬定的內容,很多,涉及軍隊,政府,民生各個方面,但是有不少內容看的毓賢心驚膽顫。

比如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比如科舉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凡此種種,無不觸犯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別說此時皇帝的治政權利受到太后制衡,軍隊多半也是掌握在太后那一派人的手中,就是皇帝收回了所有權利,大權在握,敢這麼玩,也是十分的危險。

偏偏此時,義和拳跳了出來,喊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如果給皇帝得了義和拳這股勢力的支援,那麼皇帝手中就有了可用之兵,轉圜的餘地就大大增加,收回權利的速度就更快,變法的難度就更小了,這太后如何能忍?

是以在以太后為首,朝中勢力極大的守舊派大臣直接就把義和拳定性為匪,而張汝梅請求收編義和拳更是撞上了槍口,自然山東巡撫就當不下去了。

可是義和拳這樣的勢力太后也不忍直接掃滅,因為這樣的免費勞力,太后還想要留著對付洋人呢。

現在義和拳在太后心中,是既不能滅,可以留著對付洋人,消耗洋人的實力,又不能不剿,以防義和拳做大,成了皇帝的助力。

本來毓賢也是打算就這樣派軍隊慢慢的和義和拳拉鋸,悄無聲息的拖時間,等到太后和皇帝之間的爭鬥有了明確的結果再說。

但是近日裡義和拳好像突然實力增加的更快,而且有了燒殺搶掠,肆無忌憚的真匪徒的苗頭,這就讓毓賢更頭疼了。

這股讓趙三多和毓賢都十分頭疼的勢力,自然是白蓮教了。

白蓮教早在拳社的時候,就秘密紮根於其中,暗地裡發展勢力。而義和團成立之後,勢力大增的那段時間,白蓮教自然也暗中吸收了不少人,勢力膨脹了起來。

到了現在,被白蓮教的教義洗腦而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是義和拳拳眾的人已經按耐不住了,所以才有了那麼激進的行動。

而白蓮教真正的高層之所以不壓制這種行為,是因為他們早就已經按耐不住,想要奪取義和拳的勢力了。

當下的義和拳事件中,朝廷,洋人,義和拳,白蓮教幾方勢力互相摻雜,互相算計。

宮廷爭鬥,民間起義,邪教作亂,洋人殖民等事件紛雜,形勢已經變得混亂不堪。

就是這樣混亂的形勢,讓事情的發展不受任何人控制,開始滑向了未知的深淵。

喜歡幻夢求道請大家收藏:(幻夢求道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