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章 謫仙將進酒 青蓮劍歌行2

.

元丹丘帶來了一封信,一封胡紫陽的信,上面不知道說了些甚樣內容,但向無情看完之後云云一笑,當即就同意了讓李白下山。對此李白感激不盡,說等有機會的話,定去登門拜謝胡紫陽。

本來李白打算次日就下峨眉山的,畢竟這些時日早已經受夠,可哪知食鐵獸魚二卻在這關鍵時刻掉了鏈子,生病了。高仲武說,魚二頭日還好好的,可次日就突然甚也不吃,奄奄一息的樣子。

幸虧發現的早,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也幸虧孟浩然在,說魚二可能是誤吃了某種有毒的食物,所以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三說五說後,孟浩然就掏出一枚丹藥給魚二吃了下去,如此一來魚二才有所好轉。

對這事高仲武非常的納悶,完全不敢相信魚二會食物中毒,因為所有的竹筍,都是他親自上山,精心挖來的。殊不知這一切的背後是劉霜在耍手段,她不想李白離開,所以就生了壞心思,就下了毒,想要把魚二給弄得走不了,如此一來就能栓住李白。

也因了魚二中毒,得修養修養,故而李白又在峨眉多待了幾天。閒來無事,李白、孟浩然和元丹丘就常常聚在亭子裡喝酒,至於高仲武,他則時時刻刻陪在魚二身旁,看著魚二受苦他心都碎了,生怕又出甚樣差錯。

這日,李白和孟浩然、元丹丘像往常那樣聚在亭子裡談天說地,好不自在。一陣子後,聊著聊著,元丹丘忽就問:“太白兄,此別峨眉之後,不知你有何打算?”

李白聽後一頓,還真沒有仔細的想過,但很快就有了計劃,說:“闊別父母已有二月有餘,我打算先回青蓮,那裡還有些事等著我去做。之後自然是前去安陸了,二月不見藍仙,我可甚是想念吶!”

“唉!”元丹丘一嘆,遺憾的道:“我還說咱們不如一起去一趟劍墟呢!”

“劍墟?”李白眉眼一凝,恍恍惚惚間,想起了孟浩然兩個月前和自己說的一件事。

“是的太白兄,劍墟!”元丹丘以為李白不知道劍墟是甚,解釋說:“這是當今江湖,所有武林人士最想去的地方。裡面藏著名劍無數,每一柄都堪稱得上絕世好劍。近日我師傅就收到了一張來自劍墟的邀請帖和一封信,信中說劍墟里面出了一柄神劍,叫……叫青蓮劍,還說無論是誰只要能拿起青蓮劍,那麼誰就是這劍的主人。”

“哈哈哈哈哈!”孟浩然聽後一陣大笑,讓元丹丘看得有些懵,問:“孟老前輩,不知……不知你為甚而突然發笑啊?”

孟浩然看了看旁邊略顯尷尬的李白,說:“二月之前老夫便已經邀約過他了,可他說不去,所以啊,你這番好心思可算是白搭囉了!”

“不去?太白兄,為何不去啊?”元丹丘說:“這可是一場百年難得一遇的舞林盛宴,屆時將有無數的江湖高手前往。我師傅說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歷練機會,太白兄你若是不去,以後定會覺得遺憾的。”

李白心動了,說:“丹丘兄,可人家沒給我派發帖子啊?我怎好不請自去?”

“哈哈哈!”元丹丘笑了笑,說:“太白兄,我師傅是誰?胡紫陽,江湖中鼎鼎大名的胡紫陽是也!”

說著,元丹丘解下腰間布袋子,這也是一個可藏萬物的乾坤袋。一翻手,心裡咒訣一念,然後道了一句:“你看!”緊接著,一大疊帖子就現然眼前,正是來自於劍墟的邀請貼。粗磨著估計的話,得有個數百數張。

李白和孟浩然都看得驚愣了,完全沒有想到元丹丘會有這麼多張帖子。要知道劍墟可非等閒之輩能進,想要得到來自於裡面的邀請貼,那對一些江湖中人來說可是夢寐以求,重比千金。哪料到,元丹丘居然會有這麼多。

“丹丘兄!”李白傻眼了,問:“你怎麼會有這麼多張邀請帖?”

“哈哈哈哈哈!”元丹丘大笑一番,遂而說道:“是這樣子的,劍墟之主和我師傅是舊交,感情可好了。由於劍墟之主常年不出江湖,整日都待在劍墟里面,所以自己也不知道該邀請那些人合適。於是乎,就把這差事塞給了我師傅來做,讓我師傅替劍墟之主派發武林帖。”

聽到此處時,李白和孟浩然已經大惑得解。一頓,又聽元丹丘繼續說了下去,道:“像孟前輩這樣在江湖中鼎鼎大名的,我師傅都已經差人派發了帖子。完後一看還有很多沒有剩餘的,我師傅就全交給了我來處理,說讓我想邀請誰去就邀請誰去,自己看著辦。”

“原來如此!”李白大惑得解的同時,還很羨慕元丹丘有著這樣一個心疼他的師傅,就道:“丹丘兄,你師傅對你可真是好啊!”

“那是,誰家師傅不愛自個徒弟啊?”元丹丘自豪的笑了笑,說:“太白兄,等我們去了劍墟之後,你跟我回山見見我師傅,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會喜歡你的。”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李白確實想見見元丹丘的師傅胡紫陽,一方面是要去登門拜謝,一方面是這兩個月來,也曾聽孟浩然說起過胡紫陽的種種故事,叫李白聽後非常敬仰。

如此一來二去,李白就下定了決心,拿定了主意,打算出了峨眉以後,就跟著孟浩然和元丹丘一同前往劍墟見識見識。隨之三人常聽落座,又是一番酒逢知己千杯少,你一盅,我一盅,千盅下肚不覺醉。

而就在三人喝得正過癮的時候,突然的,一陣琴聲飄飄悠悠傳了來。非常的好聽,才一入耳,就讓煩躁的心瞬間寧靜了下來。隨著琴聲漸入佳境,李白、孟浩然發現這曲子是一首禪音,就好似不是談給凡人聽的,而是談給佛祖聽的那樣。從琴聲之中,李白聽出了撫琴之人現在心靜如水,絕對不是一個凡夫俗子。

頓了頓,李白問道:“孟前輩,丹丘兄,你們可曾聽過這曲兒?知得是甚名否?這可好生好聽啊!”

元丹丘‘嘿嘿’兩聲笑笑,不好意思的說:“太白兄見諒,琴棋書畫這玩樣我雖會些,但卻不太精深,所以也不知這曲兒是甚。”遂一轉頭看向孟浩然,說:“孟前輩你見多識廣,想必應該識得這曲兒吧?”

“啊?”孟浩然一怔,沒想到元丹丘會把矛頭拋向自己,一時沒反應過來。隨後笑了笑,直言說:“老夫也沒聽過這曲兒,不過確實好聽得緊,我們不妨過去認識認識此人如何?”

“正合我意!”就這樣,李白和元丹丘、孟浩然三人就尋著曲兒聲找了去。很快,在一懸崖顛頂上看到了一個和尚,年紀應該比李白和元丹丘大,但似乎又比孟浩然小,一時也分不清他到底年歲幾許。

倒是他撫著的那拂琴格外的吸引人,通身翠玉色,非常好看。完全不落於樂奴的綵鳳鳴岐,還有許藍仙的九霄環佩。

此間,這個和尚正在席地而坐,撫琴自若,完全沒有察覺到李白三人的到來。而李白三人也沒有著急著過去詢問,而是待在遠遠一旁,等著這和尚將曲兒撫罷。如此之後,三人才趕了過去。

“上師見諒,吾輩叨擾一下。”李白拱手有禮,道:“敢問上師撫這琴曲兒叫個甚名?我三人實在覺得好聽,故還請上師不吝相告。”

“上師不敢當,小僧不過是蜀地一個僧人罷了。”這蜀僧微微一笑,對於李白三人的到來並不覺得意外,說:“至於這琴曲兒嘛,那施主望請見諒,此曲兒是小僧方才一時心血來潮所作,故還沒有一個曲兒名。”

聽到此話李白為之震驚,知道方才這蜀僧彈拂的琴曲兒非常難,並非是簡簡單單的小調。方才的琴曲兒有起有落,有高有低,就是那琴技高深至大乘之人,都得好生練習才能彈拂到這蜀僧方才的效果。卻不料的是,這蜀僧如今竟說是心血來潮即興所作,實在驚為天人。

頓了頓,等回過神後,李白忙問道:“上師琴技如此了得,我等能耳聞一曲兒實在是三生有幸,不知……不知上師高姓大名?”

這蜀僧看著李白三人神神秘秘的笑了笑,道一句:“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