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司馬懿長嘆一口氣:“好一個劉阿斗,好狠毒的計策。”
“大人為何如此說?這冀州黃巾軍,幹劉禪什麼事?”
“若不是劉禪派騎兵襲擾冀州,哪會有今日遍地的黃巾軍。百姓要是吃得飽飯,誰會閒著沒事去造反?歷來平民百姓造反者,多為官逼民反。之前都聽說曹叡治下稅賦頗重,官逼民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這夥反賊恰好是借了黃巾軍的名聲罷了。”司馬懿話音頓了頓,接著道:“幸好江東多山地丘陵,不利於騎兵揮,否則的話漢軍憑著騎兵優勢,對我江東也用此招的話,江東也必敗無疑。”
“大人。魏國已經是強弩之末,如今更是內患橫生,我覺得現在正是進攻冀州的大好時機。”諸葛誕從旁插口道。
“說的不錯,我這就上表陛下,咱們兵冀州。”
……
鄴城。
農民起義將曹爽弄的焦頭爛額,雖然起義軍的戰鬥時的確不怎麼樣,但是整個冀州遍地烽火,曹爽救完東邊,西面烽火又起,救西面,東面又有縣城奔攻佔。
朝堂上,曹叡望著堂下群臣,有氣無力的說:“諸位愛卿,有何破敵良計,道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言語,朝堂上安靜一片。
“哎……”曹叡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一年來,曹叡已經習慣了這種沉默,每次問計這些臣子,大家都沒有多少言語。
“陛下,黃巾賊如同野火燎原一般。一時間難以熄滅,臣以為應先穩定住當今局勢。”中書劉放開口說。
“哦,那劉愛卿以為該如何穩定局勢呢?”曹叡接著問。
“陛下,黃巾賊匪的目標是我冀州郡城縣城,臣以為,只需加強各個縣城的兵力即可。一座縣城,若是有四五千守軍,絕對無懼黃巾叛匪。所以臣以為,陛下可招募新軍,駐紮在各個郡縣當中,讓黃巾賊無城可攻。無糧可搶。”
“擴軍?”曹叡無奈的笑了笑,隨後接著說:“愛卿可知道,如今前線大將軍曹爽麾下四十萬大軍,已經讓朝廷國庫吃緊。冀州大小城縣上百,就算是一城三千人,也許好幾十萬人方才能夠駐守到各城中,朕哪裡有這麼多錢糧在養幾十萬大軍!”
另一位中書孫資馬上站出來,開口說:“陛下,劉大人所說不無道理,不過這國庫吃緊也是事實,所以臣以為,陛下可效仿當年剿滅黃巾之亂之法,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讓地方豪傑自整合兵,剿滅黃巾軍。陛下只需在如後封以官職獎賞便可。”
“好計策。”曹叡輕輕一拍桌案,當年漢朝成功的剿滅黃巾軍,很大程度是靠著地方上的勢力為皇甫嵩主力拖延了時間,當然這也造就了諸如曹操、孫堅、董卓等人的興起。劉備雖然得了一個縣尉,不過也算是黃巾之亂的受益者之一。若是沒有這些地方豪強為朝廷大軍拖延了時間,皇甫嵩的大軍恐怕就會如同現在的曹爽一樣,四處救火疲於奔命。
“陛下,不可!”就在此時,一個人走了出來,曹爽一看,說話的正是僕射盧毓。
盧毓是盧植的兒子,而盧植是大漢朝平定黃巾之亂的統帥之一,所以盧毓也算是當年黃巾之亂的見證者。
“陛下,孫大人的計策雖然不錯,可是若是讓那些地方豪強成立私兵剿匪,日後剿滅了黃巾軍,卻會造成尾大不掉之勢,難以管理,我朝可能會因此走上漢朝的老路啊!”盧毓開口說。
聽盧毓這麼一說,不少大臣紛紛點頭響應。昔年的大漢朝已經亡了,而如今天下三分,三方諸侯全都是當年黃巾之亂的受益者。比如曹操只是一個洛陽北都尉。因為黃巾之亂而升為西苑八校尉之一;孫堅不過是一個江東土族,卻被封了烏程侯,長沙太守;劉備也因黃巾之亂招募到了關張二人,由一個織蓆販履之徒一躍成為一個英雄人物。而其他諸如董卓、袁紹、陶謙、劉焉,公孫瓚,得到了好處更多。
想想若是按照孫資所言,冀州說不定會出現下一個曹操,下一個孫堅,曹叡頭上就泛起了汗珠。
“陛下,盧大人此言差矣!”孫資馬上反駁道:“陛下,漢朝敗亡之因,並不是地方豪強勢大,而是因為外戚宦官之爭。昔年靈帝早故,兩位皇子皆年幼,無法理政,所以才有了何進張讓之亂,而後卻被董卓佔了便宜。陛下請想,若是當時少帝已經成年理政,又或者靈帝健在,何進董卓又豈能會大權在握?沒有董卓之亂,也就不會有日後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而如今陛下您正是春秋鼎盛之年,陛下英明,遠勝靈帝,而我朝中也各個忠肝義膽,沒有何進、董卓這樣禍國殃民的臣子,區區地方豪強,何足掛齒。臣以為如今當以解決黃巾亂黨為先。”
曹叡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孫資的這馬屁拍的不錯,恰到好處。
“孫愛卿所言正和朕意,就依照孫愛卿所說的辦吧,下旨各地招募義士,剿滅黃巾亂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