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養心殿。
康王爺跪倒在太后面前,像個孩子一般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道。
太后身上披著薄被,看著自己的二兒子,瞥著鳳眉訓斥道:
“渾貨,你這是說的什麼屁話!
你從小跟著太傅學習,和大山一起長大,情同手足,人家趙家現在想求娶明婉,正好兩個孩子都有這份意思,兩家又正合適,有何不成?
你現在嘴裡又蹦出如此涼薄之話,若是讓人聽見了,豈不是戳咱李家的脊樑骨,得了這天下,絲毫情義都不講了!
大戰在即,趙家世代忠良,人家趙離多好的孩子,哀家聽得,前些日子武殿試上他還揚了我大寧國威,確是如大山一般的當世猛將,日後的國之柱石。
大山就要封王了,陛下準備賜他世襲罔替,趙離日後也是王爺,明婉嫁過去便是王妃,還是咱李家的人,你還有什麼不願意的。
你現在說人家趙離萬一出什麼意外怎麼辦,若是戰場的形勢當真嚴峻到連他定北侯世子都戰死了,咱們李家還有心思想這些事情嗎?
從咱老李家和趙家的情義,再從天家到定北王的關係,再到兩個小輩之間的感情,你跟哀家說,你到底覺得哪裡不合適,不滿意?”
“是,母后說的是。
皇兄需要和定北王聯姻,他倒是用自己的女兒啊,拿我閨女做什麼?
我閨女不金貴不成?
那是定州,那是邊境,那是馬上開啟兩國大戰的前線,那是比二十年前更慘烈的戰爭,誰能說得準一切順利,誰能說得準誰一定能活?
娘,我現在也是一個父親,我心疼自己的孩子,
趙山自小和我關係好,確實。
趙離是個好孩子,這也確實。
但,這並不是我能答應把我閨女嫁到定州的理由。
是,兩個孩子感情好,我願意成就這段姻緣,但最起碼,他們得在大戰之後成婚,
我不想我的閨女成為皇兄拿去籠絡他老趙家的工具,我得保證我的閨女不能還未成婚就成了寡婦,我要的是她一輩子能平安幸福。
母后,我的要求不算過分吧。”
康王爺肥胖的身子跪在地上那麼長時間,顯然有些吃不消了,臉上盡是冷汗。
太后嘆息著點了點頭。
“除此之外,母后,我還想讓您和皇兄答應我一個要求。”
康王爺接著道。
“說吧。”
太后看著自家老實了一輩子的老二,眼裡閃過一絲心疼,口中說道。
“娘,不能只是我家的閨女嫁人,他趙山一句話就奪走了我家養了那麼多年的閨女,關係再好這也我是最不願意的。
娘,他趙山也有閨女,我的閨女都嫁到他趙家了,他閨女也必須得嫁到咱李家來。
這樣這麼算咱家也不吃虧,我心裡也就願意了。
他閨女可比我閨女大兩歲呢,清遙丫頭也是在您膝前長大的,您不是說了嗎,
趙家世代忠良,咱天家可是不能涼薄,得重情義,有什麼能比在大戰前天家嫡子迎娶侯爺家長女,侯府世子與郡主許下婚約這般更能體現天家情義的事情呢?
太子已經成婚了,這事可說不得。
老二可還沒成婚啊,正好兩家關係好,兩個孩子更是青梅竹馬,感情那更不用說。
讓老二娶趙家長女為蜀王妃,更能表達咱天家情義,那可謂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