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一章 行新政,蘇護反(今日第二更求票)

間大殿上,天子端坐龍椅之上,靜靜地看著丹下神臣,凡是與之目光相接觸的無不戰戰兢兢,低頭不語。

三年來,在大力發展經濟和建設的同時,張紫星還十分重視吏治,嚴懲貪汙,明裡暗裡設立了不少督察機構,在將幾個依舊故我的貪汙典型當眾處以刑並沒收全部家產後,本來還心懷僥倖的大臣們頓時明白了天子的決心,心驚膽顫的費仲更是主動將大半家產上繳以“充實”國庫,還得到了天子的褒獎與賞賜。經此一治,**現象果然大大收斂,百姓們都拍手稱快。這樣一個英明睿智,又深得民心的天子,官員怎能不敬畏?

“眾卿可有異議?”張紫星一句話讓群臣又小聲議論起來,卻沒有一個出來說話。

“若無異議,從明日起,大商境內全面施行新政。”

上大夫趙啟素以直諫出名,思前想後,終於咬牙出列奏道:“陛下,下臣有本奏。陛下大赦苦奴,授予土地,本是大慈之舉,但近至朝中骨大臣,遠至邊關大將,莫不因此根本動搖,損失嚴重,陛下因下賤奴隸而寒了一干臣子的心,豈非捨本逐末?請陛下三思!”

趙啟這一當出頭鳥,許多大臣頓時跳出來附議。

“上大夫此言差異!”第一個出來反對的居然是費仲,“君不見東齊昔年還是不毛之地。施行新政方才兩年,所獲成功有目共睹,如今東齊已經一躍成為富庶之國。就連東伯侯經營多年東魯也要為之遜色,許多東魯人更是不顧嚴令,舉家遷往東齊。若我大商全境推行新政,不僅能拯救天下苦奴於水深火熱。還可使我大商國力再強數倍,天下富庶,實乃聖明之舉!”

費仲這一出列,立刻得到了飛廉、樊等人地附議,許多同意趙啟意見的大臣一見費仲站出來,不由暗暗叫苦,不少人都偷偷地退了回去——這個死胖子可不簡單,官居中大夫倒不算什麼。麻煩的是他深受天子信任,利用職務之便,手裡掌握著海量地官員個人**。有些甚至是見不得光的東西,如果惹毛了他,在那個季刊上面透露一星半點,最輕的後果也是身敗名裂。再說這胖子素來看重性命和權勢,沒有天子的支援。哪會出這個頭?

張紫星看著下方地情景,忽然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臭名昭著的“奸臣”們竟然擁立利國利民的新政。而反對的則是那些“忠臣”,當然,如一些大臣猜測的那樣:費仲這次帶頭出馬,是得到他事先授意的。

雖然有許多人退卻,但趙啟一方勢力依然不小,梅伯也是個膽大的傢伙,更是大聲責斥費仲:“雖東齊以新政治國略所小成,但畢竟是治理夷人之法,怎可照搬於我大商之用!爾等休要在此迷惑聖上,誤國誤民,屆時天下大亂,悔之莫及!”

聽到“天下大亂”四個字,張紫星目光一閃,露出淡淡地笑意。對於梅伯的高調,同為費仲陣營的飛廉毫不示弱,回擊道:“梅伯危言聳聽,好生大膽!陛下昔日平東就曾說過,東夷已更名為齊,永服大商,從此再無商人、夷人之別,陛下地月妃娘娘亦是齊人之主,你此言究竟是何居心?請陛下治他一個危言聳聽之罪!”

梅伯一時語塞,張紫星倒不急於治罪,而是對聞太師和兩位丞相問道:“三卿乃我臂膀之臣,有何見解?”

“陛下乃天下至尊,老臣與諸位將軍深受君恩,不敢忘懷,我大商將士都是鐵血男兒,忠心耿耿,自當唯陛下聖意是從。”聞太師的話表達了軍方的意思,商容也表示同意,眾臣一聽,心裡頓時涼了半截。

比干說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普及天下,亦有不小難度,何況各國情況不一,宜因地制宜為好。陛下可先在轄地內實施新政,視其進展再行修正,並召四大諸侯來朝,議定各地實施之法。”

比干所說的已經不再是“同不同意”的問題,而怎麼開展和實施新政地細則了,諸臣見這三位重臣都表示了同意,知道大勢已去,只得附議。只有趙啟和梅伯等幾個強硬分子還是以“祖宗之法不可廢”或“不可動搖社稷根本”來堅持己見。

張紫星知道這幾個人都是硬骨頭,中曾有其死諫的情節,也不動怒,淡淡地說道:“你們為直諫不惜冒犯君顏,可算是忠貞之臣,但不知所‘忠’為誰?”

趙啟等人一愣,張紫星語氣驟然提高,喝問道:“寡人登基以來,竭心殫智、鞠躬盡瘁,一心為國為民!如今實施新政,只為天下蒼生,只為重現大商盛世!你們卻為卿士貴冑的區域性利益,無視國家、民生大計,我且問你們,究竟是為國而‘忠’,還是為卿士而‘忠’?”

趙啟幾人聽得汗流浹背,張紫星又以東齊為例,闡明瞭推行改革地必要性和緊迫性,並強調了“民”對“國”的關鍵作用。在條條“國家為重”的大道理鞭打下,向來自詡忠貞的趙啟、梅伯自覺理屈,啞口無言。張紫星藉機再表彰他們往日的忠心,不懲反獎,命他們為新政的監督人,授以重位,趙啟等人心服口服,跪地謝恩,表示一定不辜負君王的信任。

眾臣見到天子如此手段,三言兩句竟然使新政最強烈的反對者變成了堅決的擁護者,心中驚懼,更不敢有異議。

朝歌的新政與東齊的基本相同,只是在貴族們的優惠政策年限和土地佔有比例上做出了一定的調整,適當地增加貴族們利益。但張紫星吸取了歷朝歷代封建土地制地教訓。在經濟上保留大量的國有土地,並確保奴隸轉為農民後,個體土地所有制長期大量存在。以保留一個人數眾多的個體農民階級為國家服務。對起破壞作用地貴族們土地所有制必須加

、控制,以免過快重蹈歷史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