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如此不利的情況,饒是姬昌心計深沉,也不由束不知道是哪路該死的諸侯,想要謀害天子,竟然栽贓到了自己的身上。
怪就怪袁洪演技太好了,現在雖然沒物證,但人證卻比比皆是,如在昨日在場的楊任一流,當場出來質問姬昌,弄得姬昌無計可施,只得賭咒發誓證明自己與姜環毫無關係。
這時,一些平日與姬昌有來往的大臣站了出來,指出姬昌平日素來仁義,有聖人之譽,絕對不會行此大逆之事,況且姬昌隻身來到朝歌,並未攜帶兵馬,如有叛逆之實,豈非自投羅網?肯定是有人陷害無疑。最關鍵的是,在場的眾人只是看到姜環臨死時的表現才判斷出主謀可能是姬昌,等若一面之詞,並沒有確鑿的物證,並不足以確定西伯侯的罪名。
雙方各持其理,直爭得面紅耳赤。天子考慮良久,決定不赦姬昌還國,暫使其居於羑里,一日不查出刺客端由,一日不得釋放,但軟禁期間,任何人不得加害。
這道旨意一出,爭吵雙方都沒有再吱聲了,天子此舉並非放過這個嫌疑最大的姬昌,但也不是要加害於他,這種方法再是“公平”不過了。
姬昌也覺得天子對自己算是寬大處理了,當下感激謝恩,只有一個人看得心頭髮寒,手心盡是冷汗,那人就是費仲。
胖子低著頭,根本不敢看天子一眼,腦中又浮現那天深夜的情景。
就在祭壇刺殺事件的前一天夜晚,費仲被天子秘密急召入宮。
天子召他來後,開門見山地問道:你手下可有一人叫姜環?
費仲聞言心中一緊,打了個寒戰。這姜環本是東伯侯姜桓楚的家將,生就武勇,因觸怒姜桓楚而被驅逐出東魯,在五年前被費仲收留,作為死士豢養,這件事極其隱秘。還在費仲當年遭貶之前,連他的妻妾近侍都不知道,沒想到被天子一語道破。
幸而天子並沒有為難他,只是向他提出要這個人,費仲自是不敢拒絕,隨後天子又囑咐了一句:“今日之事,寡人不希望第三人知曉,你是個聰明人,當知寡人地意思。”
費仲連忙答應下來。沒想到第二天就發生了這樣震驚朝野的事情,眾人皆道姬昌為謀逆主使,只有費仲心裡明白真相。他也算善於陰謀,但見到天子如此的算計和手段,也只能有歎服的份,而胖子心中更多的是畏懼——自己只怕是唯一知道這個驚天的秘密地人,天子會放過自己嗎?或許,只有死人才能真正的保守秘密。
當然,就算給他這個膽子,費仲也不敢向任何人透露此事。除開天子的警告不說,即使他說出來,別人也不會相信。天子會找人把自己殺成重傷?萬一洩露,天子只須將這謀逆大罪的主謀栽在他費仲的頭上。他也百口莫辯。只剩抄家滅族這一條路可走了。
好在天子沒有忘記他的“功勞”,以飛廉、費仲除逆有功為由,重賞飛廉,封惡來為將軍,並將費仲提拔為上大夫。主禮部事務。當然,重點還是在新聞署的大商季刊上面。
費仲口中謝恩。心頭卻是暗暗盤算,一定要利用天子對大商季刊的重視,做出更多更大的實績來,讓天子覺得他還有相當地價值甚至是不可或缺,這樣才能在保全性命的前提下獲得更大的富貴——他可一直沒忘記那個諸侯的夢想。
在姜環這件事上,張紫星心裡也有自己的想法,中姜皇后因為姜環陷害而慘遭毒刑致死,姜環對姜皇后的命運只怕有點“剋制”,索性借這次機會除掉這個小人物,免除後患,再利用他的屍體大做文章。
姜環的身份與“臨死前”的表現,成功地將東伯侯姜桓楚和西伯侯姬昌牽連了進來,這條借屍還魂之計算是大功告成。至於費仲守秘的事情,他並不擔心,就如費仲所想地那樣,就算其有膽子洩露,也沒人能信,只能是自找死路。
對於姬昌的處置,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還仔細地參考了心目中未來的大概藍圖。殺掉姬昌,並不能解決西岐地根本問題,就此次刺殺事件來看,並沒有確鑿地證據證明是姬昌主謀,殺掉他有些不合情理,還會給西岐的造反的藉口。無論是從原或是天影所調查到的情報來看,姬昌的次子姬發地能力不亞於姬昌,野心則更大,而長子伯邑考也很有才能,就算殺掉姬發和伯邑考,那些聖人、仙人們也會扶植出新地“天命真主”,來攪亂人間。只要有那些背後的BOSS在,殺劫就是無法逃避或制止地,他們才是真正的敵人。而要力敵這些敵人,目前來說是不現實的,只能以智謀之。
對於西岐,張紫星已經謀劃好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計劃,囚禁姬昌只是第一步而已。
接下來,張紫星頒下旨意:
一、鄂崇禹既死,鄂煥必反,命三山關總兵鄧九公加強守備,謹防作亂;
二、南方各路諸侯可自行討伐叛臣,若有建樹,可賜封其佔領的領地為私有。
三、由於刺殺之事,西伯侯姬昌暫囚於羑里,不得走脫。西岐統兩百諸侯,不可一日無主,現封姬昌之兄太伯、仲雍為代左右定西侯,前往西,代領西地要務。若經查實姬昌清白,自當將姬昌遣返西岐,仍為西伯侯,太伯、仲雍自回朝歌任用。
前兩條倒還罷了,第三條確是他的精心策劃,太伯、仲雍乃姬昌之兄,當年姬昌繼承季歷爵位時,兩人因政治鬥爭失敗而遭到流放,被迫遠遁東南。張紫星在一年前就發動天影,將兩人找了出來,作為將來可能使用的暗棋握在手中,如今果然派上了大用。
在史實上有另外一種說法,姬姓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有三子:長太伯、次仲雍、三季歷。季歷生子姬昌。深受古公寵愛,把周部落的興旺發達寄託在姬昌身上,因此想傳位給季歷,以便將來再傳給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父親的心思,於是便自動讓賢。他們趁古公生病地時候,以給父親採藥為藉口。遠奔到東南沿海的
地區。
按這個說法,太伯和仲雍應該是姬昌的叔父,但在這個平行空間,卻成了這個樣子(作者按:平行空間根據劇情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