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帝之位!三皇的請求(第一更奉上,求月票)

神農看出張紫星心中的疑慮,說道:“無上魔體乃上古魔神之異體,若是魔神族之人擁有,可力量暴增,並無妨害。陛下雖修得仙體,但畢竟是人族,與這魔體本有衝突,雖以奇異神通融為一體,卻終是有礙,難免受其影響。若是普通魔功,憑著伏羲皇兄借於的河圖之力,當可化解戾氣。而這無上魔體非同小可,尤其陛下已至於大成之境,非外力所能解。故而軒轅皇弟方才出手相試。”

黃帝露出欣慰之色,說道:“當年見你時,你體內魔神之功與我那心經之力十分均衡,如今卻是魔神之力遠勝心經,唯恐反客為主,不受你掌控。故而我方才一再激發你體內魔體之力,但你卻始終能控制那戾氣,雖有波動,卻終是不為所侵,我這才放下心來。我觀你體內竟已齊聚四靈之氣,若能凝於四脈,參悟混沌,當可修為大進,屆時自不會再有魔體之擾。若你能將魔體之力與心經之力完全融為一體,水火相濟,則可反化其害為其利,成就當不可限量。只不過,如今你還須加強心境修為,儘量控制那種魔體的戾氣,若有特殊的法訣為更佳。”

張紫星腦中靈光一現,想起當日通天教主所傳授的清心訣來,這段法訣他也曾修煉過一段時間,雖然平日並無效果,但據通天說,能預防混沌九形爆裂時失去理智的情況。如今想起來,在魔體之力難以控制之時。應該可以用於壓制那種不良反應,好歹也是鴻鈞出品,必屬精品……

伏羲開口道:“陛下。你乃命外之身,身負大機緣。短短時日,已快至於金仙上階。更兼寬厚仁德,膽識過人,當年在女媧廟曾與聖人問對。據理不讓。方才軒轅皇弟冒昧一試,發現陛下變革之心依然未變,且有大勇略,我三人甚為歡喜。我這裡有一樁極其重要之事,關乎到三界未來,不知陛下是否有此膽量為之?”

關乎三界未來?難道又是什麼命運的車輪、宿命之類地?張紫星可沒興趣做什麼救世主,卻無法拂了伏羲的面。至於同女媧娘娘對峙之事,雖說三皇對此頗為賞識,但伏羲畢竟是女媧的哥哥。他自是不好在其面前炫耀,當下面露懇切之色,說道:“聖皇多有讚譽,辛慚愧,昔日之事,也是一時意氣。不知聖皇有何大事。還請明言。”

伏羲正色道:“陛下休要誤會,我與媧皇宮聖人雖是兄妹。xxxx首x發x但此事關乎重大,我絕不會因私忘公。我先問一句,陛下是否還有當年與天命相抗地勇氣?”

張紫星心中一震,黃帝方才試探於他,一來是看他是否受魔體戾氣的控制,二來是看他是否有變革之心,而伏羲此時這樣問他,不知到底是什麼意思?

細細想來,從他當年初見三皇開始。神農贈藥。黃帝送定商劍,伏羲賜龍馬、借河圖。這一系列的舉動,只怕不僅僅是為了欣賞他這個頗有作為的天而已,很有可能與今天伏羲所提出事情有關。看來伏羲的算計,早在當年就已經開始了,聖人也好,聖皇也好,無不是深謀遠慮,各有算計。當年女媧廟地幻欲香,包括後來釋出女魃的神秘人……種種謀算,至今許多謎底團仍未解開。

雖然他有了解原著劇情、人物和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等優勢,未雨綢繆,做了不少努力,手頭也有一定的實力,但畢竟封神之戰是一盤複雜無比的棋局,這些有利因素充其量不過是讓他某些時候可以從“棋”的身份勉強變為“棋手”而已,並不代表就能掌控整個棋局。不但不能小看任何對手,而且還須步步謹慎,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張紫星多麼羨慕曾看過的一些輕快的主角,人家穿越或重生的生活才叫輕鬆寫意,穿過去就身懷絕世無敵的力量,虎軀一震,能服謀臣良將;邪邪一笑,能傾倒絕色美人;怒吼一聲,就使群雄束手,天下拜服。可惜,如果在這個世界裡,把被人看作是可以輕易操縱地棋,就能那麼他的下場只有四個字:必敗無疑。

黃帝見張紫星面帶沉吟之色,說道:“當年陛下在女媧廟曾怒對聖人言,縱然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點渺小的火光,也有剎那間的光芒。莫非陛下已無那等豪情壯志?”

張紫星聽得黃帝激他,心中暗笑,神農也不多說,一指身後石壁,上面現出兩行字來,正是當日他在女媧廟中所題之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張紫星見對方如此作為,心中疑竇叢生:究竟三皇想要他做的,是什麼大事?

他隱隱感覺,伏羲所說之事,或許對於未來地改變,會是一個關鍵契機,當即說道:“不瞞三位聖皇,辛這些年來,並未忘當年之志,暗地裡確有諸多謀算。^^首發.^^不知聖皇有何大事,還請直說,若是辛力所能及,自是義不容辭。”

伏羲欣慰地點了點頭,與神農、黃帝交換了個眼色,說道:“陛下,我三人願趁這殺劫之機,助你登上天界至尊之位,領未來榜上三百餘正神,統御天人二界。陛下以為如何?”

張紫星這可真正大吃一驚:三皇居然願意助他成為天帝!火雲洞三聖謀算的事情,居然是逆“天”!

若能登上天帝之位,諸女亦可得以保全,還可統御天人二界,手掌權勢,坐擁美女,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條件聽起來確實是誘人無比。但張紫星總覺得心中不太舒暢,似乎和他內心中原本地一個心意大是相悖。但將來地事,誰都說不準。目前來說,伏羲主動提出此事,正是和三皇進一步拉近關係的最佳時機。若能得到三皇的鼎力支援。加上伏羲和女媧地關係,將來的勝算又多了幾分。

張紫星腦中飛快思考著,謹慎地問了一句:“辛斗膽,請問伏羲聖皇,為何有此奇念?”

伏羲答道:“殺劫過後。天道重列,神道當興,天界當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歸位,以御人界。昊天、金母權欲之心深重,自御天界以來,借天之名多為私利,致使神道偏失。下界中人或憎或懼,少有敬神之心,更兼野心甚大。意圖控天地於股掌。而陛下自登基以來,立三、造奇物、釋苦奴、改舊制,天下歸心,那忠、孝、仁、義、禮、智、信、悌、節九德之論更是萬民拜服。若非殺劫之世,當為千古明!”

張紫星見伏羲將方所“立”的九德“功勞”歸於他的身上,知道這件事瞞不過伏羲。苦笑道:“三位聖皇功德無量,辛在三位陛下面前。如何敢當此千古明四字?”

神農笑道:“陛下何必如此過謙?陛下當年在女媧廟與媧皇聖人爭執時,曾願舍帝位與修為,只為換百姓安樂,戰事不起。如此厚德,縱使我三人,也自愧不如。如今殺劫之中,陛下身為人界天,本有大風險,正好藉此超脫。若是成功。當可轉禍為福。”

張紫星不料當年在女媧廟那番心機之語被三皇如此看重,又不便解釋。不由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