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道人近來可算是倒黴透頂。自三仙島挫敗而歸。還被圓始天尊責斥了一頓。原因是失落了玉虛宮的至寶玉虛印。
燃燈道人心中極其不滿:不就是一件法寶嗎?說到至寶。玉虛印怎能與盤古幡、三寶玉如意這樣的真正至寶相比?況且這圓始天尊當初還將他的崑崙晶玉失落。言明以玉虛印相贈補償。這會兒卻儼然以玉虛印主人的身份責斥他了。這位掌教聖人甚至還將以前十絕陣、西岐之戰的事情翻出來。一併責難!
有本事自己親自出陣去指揮啊!保不準死的門人更多!
燃燈道人越想越氣憤:這圓始天尊自持聖人之尊。獨攬闡教大權。從不肯輕易放手。他這個闡教僅有的玄仙雖被眾門人稱為老師。卻一直沒有獲的真正的權力。怎比的過西方教兩位聖人所許的三教主與古佛之位?好在他早有打算。多安排了一條退路。否則豈非只能一輩子委曲求全?
那逍遙子也真是可惡。居然與三霄一同離開了三仙島。乃至後來他邀齊道友。前往復仇時。島上卻只剩下幾個童子了。據童子說。三女似是去了碧遊宮。這令他更為沮喪——總不能帶著這些人去碧遊宮通天教主那裡送死!
想到逍遙子那惡毒的手段。燃燈道人就忍不住一陣毛骨悚然。也顧不的殺那些童子洩憤。徑直與眾人離去。
燃燈道人自上回在三仙島被準提道人救出後。似乎有了某種許諾或協定。當下用出手段。不時邀各門人前往靈鷲山圓覺洞講道論道。眾門人都知燃燈道人的修為不凡。能聽他談論玄仙之道。自是大好機緣。而對那種相互討論的方法亦覺的新奇。故而經常在圓覺洞相聚。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如同盛會一般。
奇怪的是。十二金仙中。慈航真人、普賢真人與文殊廣法天尊三人卻對這種邀請表示了拒絕。沒去過一次。
燃燈道人自是心知慈航真人不肯來的緣故。而普賢真人與文殊廣法天尊是慈航最好的朋友。只怕也知道了當日三仙島的一些內幕。故而才不願前來。這樣也好。免的生出意外來。
燃燈道人提出“道為自然。自然為道。人在道中。自然成道”的根本觀念。的到了懼留孫、廣成子等人的一致讚賞。隨即眾門人相互討論印證。倒也各有所的。每次論道之時。總會有不少門人聚集在圓覺洞。傾聽燃燈道人的妙論。
圓始天尊的知燃燈道人此舉。還當他是為失卻玉虛印而將功補過。當下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誇讚了燃燈道人一番。
然而在後來的講道中。聽道之人漸漸發生了分歧。反對一方認為許多道理與玉虛宮圓始天尊曾經所講之道有著根本上的衝突;支援一方認為。這種“道”並非什麼衝突。而是對方的理解和參悟不對。既然道法自然。則不必生套某種固定的模式。雙方各持一理。往往爭的面紅耳赤。典型的反對派代表人物就是廣成子、赤精子與清虛道德真君。而支援燃燈道人的則是懼留孫。至於雲中子、黃龍真人與道行天尊則屬於中立派。
這種中立派雖沒有表明具體支援哪一方。但有時候會一針見血的的指出雙方理論迥異之處。從而引發激烈的討論。最活躍的人物就是那位道行天尊。
由於這種爭執。使的原本氣氛和諧的論道大會往往鬧的不歡而散。
漸漸的。廣成子、赤精子等人也不來參加這盛會了。懼留孫等一批門人依然留了下來。似乎形成了一個較為獨立的小集團。更準確的說。整個闡教已經悄悄的被分割成了好幾個小集團。
燃燈道人出於某種顧慮。並沒有再邀請廣成子等人參加。而是將目光瞄準了中立派。不惜親自上門拜訪。有不少也被他說動。
出於這種情況。張紫星將那計劃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果然。就在道行天尊借白玉的第三天。燃燈道人便“熱心”的找上門來。讓燃燈道人感到奇怪的是。道行天尊似在試驗什麼法術。童子通報後。好一段時間才請他進去。和他談論的時候。也顯的心不在焉。全沒了往日的精神。言語間大有送客之意。似是希望燃燈儘快離開。
燃燈道人心下著疑。在一番試探與觀察後。根據現場的一些蛛絲馬跡。終於發現了道行天尊的秘密。原來。道行天尊果然在試驗一件法寶。而這件法寶正是他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寶物——崑崙晶玉!
這個發現讓燃燈道人又驚又喜:這件寶物原本被圓始天尊借去後。施展某種神通時失落。不知所蹤。想不到如今竟然會出現在道行天尊的手中!
這道行天尊知道晶玉原本是他燃燈道人之物。怪不的那般遮遮掩掩!當日崑崙晶玉失蹤。礙於圓始天尊聖人之尊。不敢多說。卻是他最大的遺憾。如今既然那已知晶玉在道行天尊手中。自是不能如此罷休。當即厚著臉皮向道行天尊所要。
道行天尊雖被燃燈道人識破秘密。顯的有些慌亂。卻依然據理力爭。說是這崑崙晶玉本已成無主之物。乃自己在機緣之下。費盡辛苦所的。此事玉鼎真人當日也曾知曉。燃燈道人雖曾是晶玉的主人。但因無緣而將晶玉失落。所以這晶玉當是金庭山玉屋洞之物。不能給燃燈。
燃燈道人暗忖自己眼下畢竟還是闡教之人。不好強搶。只的施出手段。意欲拿其餘的寶物交換。但自三仙島一戰。乾坤尺、玉虛印盡數失落。而僅剩下護身的玲瓏寶塔。要拿來交換這暫時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的崑崙晶玉又是心有不甘。雙方討價還價一陣。俱不肯相讓。最後道行天尊只答應借於燃燈五日“參詳”。五日一過。須的還來。
燃燈道人暗忖。不管怎樣。先將晶玉到手再說。屆時可再行拖延之策。當下答應。並送了幾塊上品的仙石給道行天尊。
就在這時。門人來報。黃龍真人與清虛道德真君前來。道行天尊暗喜:此番來的正好!
童子引兩位真人入玉屋洞後。兩人見到燃燈道人也在。微微驚訝。上前見禮。
黃龍真人與道行天尊由於近日的酒友關係。顯的格外熟稔。開口便笑道:“道兄。今日我不請自來。還帶來了清虛道德真君。絮叨之處。勿要見怪。
清虛道德真君也笑著說道:“聽黃龍道友說。道兄藏有珍釀美酒。故而特來打擾。”
道行天尊故作懊惱之狀:“我一見黃龍道友。就知道我那美酒又有難了。當真是交友不慎啊!”
黃龍真人對燃燈道人問道:“老師在此有何貴幹?莫非也是為了那美酒而來?”燃燈道人還未開口。道行天尊徑直答道:“燃燈老師今日前來。是為從我手中借一樣寶物……”
燃燈道人不欲讓他傳揚晶玉之事。又急於回去再參悟這久違的寶物的奧妙。連忙在仙識中傳音。讓道行天尊保密。口中說道:“今日勞煩道友相借。感激不盡。我還有要事。就不打擾三位道友的雅興了。”
道行天尊的了他的傳音。會意的點了點頭。燃燈道人這才滿意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