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始天尊聽得截教也有不少精英被西方教所惑,心中暗暗計較,對於西方教的野心更為警惕。
只聽通天教主正色道:“今日就算無那門人之事,我也不能袖手旁觀!我與兩位師兄同出一源,今雖與二師兄有道統氣運之爭,但終是自家內鬥,與爾等外人不同。你二人打他,豈非如同打我一般?”
圓始天尊微微一震,得目光閃爍,也不知心中是何感想。
此時,就聽天邊傳來一聲長笑:“說得好!三師弟此言甚善!”
準提和接引聞得這個聲音,不約而同地一震:八景宮聖人老子!
天邊地聲音方落耳,前方已多出一位鬚髮皆白地老道來,踏著虛空慢慢走來,圓始天尊與通天教主一見這老道,齊齊稽首:“大師兄!”
老子還了一禮,讚許地看了通天教主一眼,說道:“三師弟能有今日之言,不旺紫霄宮三兄弟同門學藝一場。”
西方教二聖則是暗暗心驚,老子乃圓始與通天的大師兄,實力深不可測。若是這師兄弟三人聯手,太極圖加盤古幡再加誅仙四劍,自己二人不僅必敗無疑,恐怕還要吃個大虧回去。不過聖人乃不滅之軀。縱使先天至寶,也最多能造成一定地妨礙,或是使力量在一段時間內受到損傷,終是無法取其性命,故而這種聖人之戰勝敗最重要的不是生死,而是在於顏面。
老子對接引與準提說道:“二位教主深謀遠慮。著實讓人佩服。只不過,凡事自有定數。雖二位乃混圓聖人,也無法強持。此番殺劫封神,若是二位願偏安一隅,自可保門下週全,若是有心染指中土,強行為之,只怕門人俱難逃上榜之厄。今日你二人敗局已定,貧道也不欲倚多勝少。二位就此去罷。若是此念不絕,他日自有再了因果之時。”
說罷,也不待西方教二聖回答。手中現在出太極圖來,朝二人祭去。
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未料老子話剛說完就突然出手,待到防備時,已經被太極圖捲入其中。太極圖上陡然飛出一道金橋,載著西方教二聖朝遠方迅速延伸而去,那二聖倉促之下,齊施防禦法寶,卻還是無法阻止金橋蔓延。
接引道人猛然醒悟老子是自持身份,不願三打二。借送兩人離去之際展示太極圖的威力,準提道人也反應了過來,兩人感覺到腳下金橋那幾乎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不由對太極圖地威力各自心驚。金橋轉眼便伸至空間遠處,化作一點金光,消失不見。
圓始天尊說道:“大師兄,這兩人暗通我教眾叛逆,壞我道統,如何這般輕易放過?至少也要將那叛逆燃燈灰飛煙滅。方解我心頭之恨。”
老子嘆道:“接引道人方才說得沒錯,福禍無門,唯心自召。西方教素有野心,你如何能與之共謀?有今日之禍,也是天數。你當好生自省一番,速回教中,將那心志有異之徒儘快清理,以免滋事蔓延,將來追悔莫及!”
圓始天尊沉吟一陣。也不多言。徑直告辭而去,臨行前。朝通天教主打了個稽首,算是謝過今日相助之義。老子朝通天教主微笑頷首,也回八景宮而去此番通天教主戰敗西方教二聖,又得到老子讚賞與圓始天尊主動行禮,自覺面上大是有光,暗暗自得,對策劃這一切的天子更為佩服。
且說圓始天尊剛回到闡教之中,就聽到一個不好的訊息:有好一部分門人已悄然離開玉虛宮,投往西方教而去。這些門人,大多是聽燃燈道人講道的忠實擁護者。最讓圓始天尊惱火地,是門下嫡傳十二金仙中的懼留孫居然也屬於“燃燈一黨”!
不過懼留孫並沒有如那些門人一般悄然離去,而是跪在八卦臺前,等候圓始天尊發落。
圓始天尊看著這位自己親手調教出嫡傳弟子,眼中現出淡淡的寒光,問道:“懼留孫,你已經決定了?”
懼留孫點了點頭,跪伏在地:“弟子生性愚鈍,道心不堅,不僅未能參悟師尊所言之道,反而為外道所迷,無法自拔,還請師尊責罰。”
圓始天尊陰沉著臉,又問了一句:“你當真要破教而去,去修煉那西方教之道?”
懼留孫說道:“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其實弟子非刻意求何等之道,而隨心也。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圓始天尊面上殺機一現,懼留孫只覺全身如有千鈞重,卻不敢運仙力相抗,閉目待死。廣成子、赤精子等一眾平時與懼留孫交好的門人見勢不妙,趕緊跪下求情。
圓始天尊看著伏在地下一動不動的懼留孫,眼神瞬息萬變,終化作一聲長嘆:“你走罷,此番破教出門,終生不得再踏入崑崙半步。”
懼留孫不施仙力,重重叩頭,直至額頭出血,說道:“弟子此生當全心修道,再不沾染任何爭鬥。”
圓始天尊背過身去:“你已非我門下弟子,我受不得此禮,速速離去罷!”
懼留孫沒有多說,叩完九記,又默默對廣成子等人稽首行禮,方才離開玉虛宮而去。
良久,圓始天尊方才轉過身來,面上又恢復了往日地深沉與平靜,命各門人靜心回洞府修持,免遭外道之擾,又安排黃龍真人妥善處理道行天尊地後事。最後,圓始賜予楊戩歸圓滌神丹三顆,道一卷,令其回玉泉山金霞洞好生參悟,每月往玉虛宮一回,聆聽教誨。
經此一事,闡教與西方教的正式破臉,而闡教所蒙受的損失也是相當慘重的。以燃燈道人、懼留孫為代表的一眾門人破教而出,投奔了西方教。
十二金仙中,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靈寶師與道行天尊已身隕,懼留孫出走,只剩下廣成子、赤精子、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慈航真人、普賢真人與文殊廣法天尊七人。唯一的玄仙燃燈道人也叛逃而走,好在眼下發掘了楊戩這塊良材美玉,極有可能成為超越燃燈道人的玄仙。另外,諸如南極仙翁、雲中子這樣的精英也保留了下來,而天界也頻繁傳來示好之意,故而圓始天尊雖然惱恨,但雄心依然不減。
若是圓始天尊知道教眾尚有慈航、普賢、文殊這三個不安定因素,而楊戩又對當年雲華仙子之事耿耿於懷地話,只怕就無法這般保持冷靜了。
如今西方教收下燃燈道人、懼留孫等一干闡教眾仙,又“度化”了截教金光仙、靈牙仙、虯首仙三名金仙及部分門人,加上原本殘餘地金剛夜叉明王、軍荼利明王、降三世明王、乾達婆、迦樓羅,聲勢與實力大振,隱隱與闡截兩教形成鼎足而立之勢。
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想起當日逍遙子所預測的日後興盛大勢,心中更是深信不疑,更加堅定與兩教爭雄地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