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壓所說的對女媧娘娘對“妖族二皇之諾”,實際上是她未完成的一樁承諾。當年妖魔二族大戰時,女媧娘娘還未成聖。帝俊與東皇曾力邀同為妖族的強者伏羲與女媧加入天界,但都遭到了婉拒。妖族二皇沒有就此放棄,隨後多次請求相助,女媧娘娘拗不過情面,曾答應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出力相助妖族。後來伏羲算出天道即將重列,妖魔二族皆有衰落之象,與其前往參加無意義的爭鬥葬送性命,不如留得有用之身,事後設法保全與延續妖族氣運。
最後妖魔決戰時,妖族二帝沒能尋到有意避開的伏羲與女媧,也沒有借到伏羲的河圖,最終與魔族兩敗俱傷,妖族二帝也在五仙山一戰中身隕。
如今陸壓提出此事,正有以“苦主家屬”的身份要求“當事人”進行賠償之意。
女媧娘娘身上散發出淡淡的威壓,令陸壓漸漸吃緊,但他面上卻是神色不動。
“娘娘,此番我斗膽舊事重提,別無他意,只為請娘娘念在同族故舊之情,將那山河社稷圖借我一用,除去那魔神族宿敵,以免生靈塗炭。”
“故舊之情?”女媧娘娘目光愈發冷淡,忽然撤去威壓,說道:“也罷,此圖就借於你一用,正好了結當年的這段因果。”
女媧說完,陸壓身前多出一張半透明圖來,懸浮在空中,泛出淡淡彩光。陸壓識得這正是山河社稷圖,心中大喜,深施一禮,接過圖來。告辭而去。
女媧娘娘看著陸壓遠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一絲含有深意的冷笑,思緒卻回到方才八景宮的情景。
群聖議定之後,圓始天尊、西方二聖各自離開八景宮而去,就在她走出宮外之時。卻聽通天教主叫道:“娘娘留步。”
女媧娘娘轉過身來,卻見通天教主朝她稽首道:“上回金雞嶺時,貧道與兩位師兄對峙,娘娘雖未出手,卻也有幫手之誼。^^^^貧道這裡謝過了。”
女媧娘娘暗暗度量通天教主的用意,口中說道:“道兄客氣了,我當年與那天子有賭約,若是殺劫中聖人爭鬥,需相助那人少的一方,制衡、化解爭鬥。其實那日道兄與圓始天尊鬥西方教二聖時,我也曾趕來,若是李道兄要出手,我只好相助西方教了。我本對昔日之約不以為意。卻不曾想因此而捲入殺厄中聖人之爭,終是無法再獨善其身。”
通天教主早從張紫星處得知此事,而且女媧娘娘也是誅仙陣中平衡雙方力量地一個關鍵所在,當下笑道:“大師兄曾言,天道大勢,玄道、人道俱在劫中,就算你我聖人,也無法置身事外,如何能獨善其身?日後我誅仙陣後。難免以寡敵眾,還要勞煩娘娘制衡一
女媧娘娘猜到通天教主有此請求。長嘆道:“昔日一諾之失,乃至今日如許周折!也罷,既身在劫中,自當完此因果,屆時誅仙陣中,我自當牽制一位聖人。只不過,通天道兄,縱使我與其中一位聖人兩下罷手,你一人也難敵二聖。”
二聖?若非太清令,只怕還會以一敵三!通天教主暗暗盤算。口中說道:“你我聖人。皆乃萬劫不壞之身,縱使落敗。也無所妨礙。但此番為門下與教中氣運相爭,若是敗得太慘,實是於麵皮有礙。娘娘只管為我牽制一聖,其餘我當自作理會。”
女媧娘娘點了點頭,通天教主大喜:“娘娘此番厚義,貧道自銘記於心,這裡先行謝過,日後不論誅仙陣勝敗如何,貧道必當圖報。”
女媧娘娘客套幾句,方才回宮而來。此番思前想後,越發覺得不妥,當初天子在女媧廟立下那等條件,卻導致自己前後奔波,最後還要捲入聖人之戰。莫非……那天子真有先見之明?不過如今大勢已成,就算自己在誅仙陣中相助截教,大商與截教也難免潰敗,最終還是那六聖所算的周興商滅而已。
女媧娘娘想要這裡,也不再多疑,對一干門人說道:“今日八景宮六大聖人議定,人界之戰,但由人為。所有玄道仙人或是道術之士均不得參戰,而且禁用一切道術。未免沾染劫難,爾等須靜心修行,不許離開此地半步,違者重罰不貸。”
眾門人齊齊應聲遵命,只有李戴和那“師妹”似是心事重重。
朝歌,張紫星收到了袁洪送來的通天教主的親筆信,信中說出了八景宮聖人之議的決定。即日起,截教將罄盡全力,擺下萬仙大陣與誅仙陣,與闡教、西方教對決。如今通天教主正在召集各地地截教仙人,齊聚無名仙山,由無當聖母、金靈聖母、龜靈聖母三弟子為主持,操演萬仙大陣。同時,邀請張紫星、孔宣、刑天前來碧遊宮,連同多寶道人,與通天教主一齊閉關,參悟誅仙陣圖,演練四象誅仙陣。
信中還說明,人界之戰至關重要,須得謹慎。若是張紫星謀劃商周大戰,暫時沒有閒暇,可使孔宣、形天先來。袁洪還帶來了通天教主贈予通行上清令牌一面,持此令可於碧遊宮暢行無阻,而且令上還附有奇異法力,能攜張紫星前往通天教主與三大玄仙的秘密閉關之境,一同演練陣圖。
張紫星知道通天教主已下定決心全力以赴,閉門籌劃最後的決戰,當即收下上清令牌,並請孔宣與刑天前來,隨袁洪一同前往碧遊宮,自己則召集聞仲、商容、比干、方等人前來,籌劃本次的人界大戰。
此時,《大商季刊》的緊急增刊中,商周聯合釋出地“人界之戰,但由人為”誓言已遍傳天下,並註明已得仙人應允。不僅是大商與西周,整個天下都進入了一種緊急備戰狀態,包括各地諸侯在內。主腦軍議不斷,兵馬頻繁調遣、操演,大戰一觸即發。
各方諸侯異動的訊息傳入大商朝中,天子多次召集文武商議對策,有人提出應安撫各路諸侯。專心對付姬發;而有人則認為,包括姜桓楚在內的四方大小諸侯,一直都與姬發暗中勾結,絕非安撫所能退卻,更別說鬼方那等異族了;還有人提出要封賜鬼方。命其與姬發互鬥……一時各執己見,天子也無法決斷,此時只能命三山關、陳塘關、遊魂關加強守備,而軍事重點則放在了西面的五關中。無論是姬發先攻還是大商先攻,第一戰地勝負都至關重要,若大商勝,則士氣大振,各路諸侯畏懼,不敢輕動;若敗。不僅有損士氣,而且還很可能引發各路諸侯趁勢發難的不利局面。
此時,子洪的表現相當活躍,不僅積極參與到軍議中去,還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得到了眾臣的一致稱讚。而子郊只是偶爾又靈光閃現,雖得聞仲地欣賞,但明眼的臣子都看得出來,無論是能力、表現。乃至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忠勇王子郊都遠不及平西王子洪。
子郊與子洪都是天子在壽王之時。由正妻姜氏所出,雖壽王登記後,姜氏被封為皇后國母,但嚴格地來說,這兩名皇子都只能算是“庶出”。這種情形,與叛亂身亡的越王啟一般,越王啟與天子都算是先帝帝乙的皇后所生,但越王啟出生地時候,母親還只是帝乙的側室,而天子則是其母已身為皇后之後所生。故而名正言順。最終被立為太子。
然而,自天子紂登基後。無論是姜皇后,還是後來的素皇后,或是如今的商皇后,都無所出,也就是說,天子膝下僅此二子而已。原本,天子地兄弟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但從先皇帝乙對待兄弟比干地態度來看,當不大可能。更何況,天子唯一的兄長秦王衍在身為皇子之時,還多曾聯合微子啟打壓壽王,在微子啟叛亂後,微子衍也被天子猜疑,遣往邊遠之地。由此看來,太子之位必將落在二位皇子中的一人身上。而這個人,極有可能就是平西王子洪。
這種判斷,也使得向子洪靠攏地人越來越多,平西王府一時門庭若市,忠勇王府則是冷冷清清,鮮有人上門。這一日黃昏,張紫星正在御房批閱奏章,一旁商青君則在協助整理。子洪求見,帶來了一盅人參雞湯補品,並言明是親手熬製,特為父皇滋補貴體。
商青君讚道:“平西王果乃至孝之人!”
張紫星命宮女將參湯奉上,喝了一口,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寒芒,眉頭微皺。
子洪一直在密切注意父親的表情,見他如此模樣,心頭不由猛地一跳,開口道:“父皇,可是兒臣所燉之湯口味不佳?”
張紫星咂了咂嘴,說道:“這雞雖略嫌燉老了些,倒也能
商青君笑道:“平西王一番孝心,天地可鑑,陛下卻還挑三揀四,莫非當這位皇兒真是御廚麼?”
張紫星哈哈大笑,將那湯一飲而盡,子洪見他毫不遲疑地喝光參湯,鬆了一口氣,說道:“父皇放心,兒臣下次自會注意燉湯的火候,必不讓父皇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