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六 買賣名額

“啊?畢泰平這大儒名額是買的?”

“我說呢,這畢泰平平時名聲不顯,也沒有什麼大作出世,怎麼就能當上這三十位大儒之一呢。”

“五百兩黃金,這換成銀子就是五千兩,他哪來這麼多錢?”

“你沒聽江孫徹說這是俸祿嘛。”

“你是不是傻?畢泰平做官十幾年是有差不多五千兩銀子的俸祿,可你沒想過他還要花錢嗎?就算他不走親戚,宴請朋友,他還不吃飯嗎?

畢家可是有二十多口人,五六十個家丁奴婢的,這裡面有一大半都是沒收入的,就靠畢泰平的俸祿養著呢。”

“這麼說,畢泰平貪贓枉法?!”

“你以為呢,當官的有幾個身家清白的。”

“哎,別亂說,也不看看這是哪。”人群中還是有存在理智的人,趕緊叫停了話題,這品文臺上的大儒有九成是當官的,他們敢在這討論這個,估計一會兒就會遭殃。

路人們齊刷刷的盯著江孫徹,等待他拿出證據來。

品文臺上的大儒們也是臉色不好的看著江孫徹,因為他們之中也有花錢買位置的人存在。

評才會對於年輕且未出世的學子來說,是增加名氣的好地方,對於這些大儒來說何嘗不是如此。

太安評才會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邀請函只發給年紀在三十歲之下的人。

整個太安城,有文采但卻沒名氣的人多得是,這其中有不少年輕時沒能力得到評才會的邀請,現在有能力,但卻年紀卻超過了三十歲,他們也是想要名聲的。

可他們又不能來參加評才會,這怎麼辦?

來當評委唄。

太安評才會上品評的這些大儒一般是由太安學子共同推舉的,有時候洪文帝心血來潮也可能直接指定,但他一般懶得管。

所以太安評才會前兩個月,會在文宗祠內設定一個木箱,來文宗祠祭拜的學子,就會把他認可的大儒之名,寫在紙上,投進箱子。

最後在評才會開始前三天,由文宗祠裡的廟祝整理出來,交給主持太安評才會的人。

看似公平,但其實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間,廟祝最開始還會秉公辦事,但後來,評才會舉辦的次數多了,廟祝們膽子大了,也就不在乎什麼公平了。

他們會在開箱的前一天,在一處地方,拍賣這三十個名額中的十五個,誰給錢多,誰就上。

廟祝們也會叮囑這些買名額的人,告訴他們,要是文采好,就在點評的時候多說兩句,文采一般就少說。

而那些買名額的人也都不是傻子,他們買名額就是為了名聲和人脈,如果遇到點評不好的事情,非但不會揚名,反而會丟臉,當然不會做出頭鳥。

只要能坐上這大儒的位置,那名聲就會嘩嘩嘩的來,而且如果買名額的人本身文采非凡,點評的時候,讓來請教的學子有所受益,那這個學子甚至會對這個大儒行弟子禮。

文人對老師的選擇可是慎重非常,要是能被別人認作老師,那日後學生功成名就肯定會來感謝這個老師的,老師的地位也會隨著學生的高升,水漲船高。

這也是一種隱形投資,所以每次評才會的大儒名額都非常值錢,只有買不到,沒有賣不掉。

只不過這種事只在士族高官之間流通傳播,平民學子都不知道這種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