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在水一方03整理的書評,讓更多人瞭解商業三國成長的歷程。在此也感謝各位兄弟,對本書的肯定與批評。
□ [精華]一個民族的強大在於源遠流長的文化和精神。在三國時代,儒家思想並非根深蒂固。利用現代的知識理論可以治標,樹立一個永不言敗的民族精神才是根本。畢竟主角只能統治百年而已。百年的時間可以稱霸全世界,可並不能從根本上將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現代美國很強大,可他卻沒有歷史悠久的民族精神。我並不瞭解美國,武斷的認為美國人的民族精神就是利益至上。可以說和作者立足“商業”有些不謀而合,推薦三票鼓勵一下。本人很懶,不喜歡發表太多言論。只提醒一句既然寫的歷史題材,就不要太多的玄幻情節。 偏執
□ 很不錯,訓練一支精銳的部隊,建立完整的基層領導及後勤制度,那麼征戰天下,任君馳騁!!! 顧盼回首
□ [精華]作者上是在嚴肅的探索民族富強、長治久安之計,很給人以思索。砸2票,加油/ 亞力山大
□ [精華]太血腥了,畢竟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五胡亂中華不能怪異民族入侵,只能怪我們漢民族的統治者無能。 許願沙scott
□ 第一章裡:“此前人們一直認為,號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巴比倫、埃及、印度、中國,前三者都有自己民族的史詩。而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傳統的漢民族,幾千年來竟然沒有發現自己民族的宏偉史詩,這無疑是中國人最為遺憾和迷惘的一件事情。”我並不認為這是一件遺憾和迷惘的事,四大古文明除了中國都最終消亡了單一民族的史詩有什麼用?唯有中國,五千年來民族不斷融合,文化也不斷融合而能夠傳承下來形成中國自己獨特的文明,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之自豪麼? 子鏵
□ 中國前兩個千年基本統一,後兩個千年(秦帝國之後)中,統一時期為1215年,分裂內亂時期為785年(加上統一時期的中後期內亂, 大約800多年)。 一個基本規律是,強盛的中國全部是統一時期,積貧積弱的中國全部是分裂內亂時期。世界上沒有一個大民族象中國這樣歷經如此多的分裂內亂而每次都能整合自己,最終迴歸統一潮流! 子鏵
□ 至於“延續到現在,員工對企業也一點沒有忠誠,老是想著:彼可以取而代之。”好象和中國的改朝換代沒有什麼關係,企業和員工的是市場下的僱傭和被僱傭關係,是雙向選擇,談到忠誠好象太過了吧,還沒達到這麼高的層次。“同事間也因此充滿了欺詐,朋友間只想彼此利用。”也是以偏蓋全了,世界並不全是這樣的。 子鏵
□ [精華]民族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是綜合素質的競爭。決定民族命運的,絕不僅僅是戰爭與暴力。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文明形式本身的衝突競爭。生活方式是否具有包容性?語言文字是否簡潔並具有美感?是否有利於交流傳播? 信仰是否具有多元特點?並對其他民族的信 仰形式具有共處性?人文精神、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國家形式、社會結構、消閒方式、審美方式、居住方式、人際關係準則、婚姻與兩性關係的傳統、家庭與家族形式的親和力等等 等等,是否具有堅實的根基?是否具有強大的精神感召力? 子鏵
□ 歸納起來,就是由所有這些方面綜合形成的文明方式,對本民族個體是否具有深刻的吸引力、強烈的凝聚力?對不同民族是否具有包容性與親和力? 文明衝突是民族競爭的“軟”形式。它更為長久的決定著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文明形式不具有彈性(包容性與親和力 )的民族,必然是民族文明的尊嚴極端化的民族,也就是老虎屁股式文明。這種文明的民族,必然陷於 連續不斷的外部衝突與內部族群文明的衝突,誰也容納不下誰,最終導致整 個民族的衰落。 子鏵
□ [精華]員遼闊的羅馬帝國,是戰馬劍盾鑄成的剛性社會。他缺乏豐厚淵深的原生文明,又拒絕汲取古希臘文明而改造自身。雖然強悍,卻沒有柔韌的文明根基。羅馬帝國留給人類的,除了龐大的鬥獸場、血腥的奴隸角鬥場、 無數的征服戰例、豪華的公共設施、奢靡的沐浴方式與酗酒惡習,以及一部《羅馬法典》與哲學詭辯派之外,還有什麼呢? 子鏵
□ 對於一個存在千年左右的世界性帝國,其主體文明竟然如此貧瘠,確實令人不勝惋惜。 惟其如此,在歷史歲月的侵蝕中,羅馬民族最終無聲無息的解體了。倒是曾經被他征服的許多民族,依舊沒有滅亡。質勝於文,這是古羅馬文明的致命缺陷,也是古羅馬民族悲劇的必然所在。 子鏵
□ 你說“中國的大一統政治地理,缺乏交往和競爭促進發展的先天條件。這種自我封閉的大一統不僅導致了停滯,也導致了夜郎自大和對世界的無知。”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中國除了明永樂以後(鄭和下西洋以後)和清朝中期的閉關鎖國以外(清是個特例,後面會提到),從來都是開放的,與西方一直保持著交流,並不是你說的自我封閉的大一統,而你說的“停滯”僅限於滿清時期。 子鏵
□ 中國強大統一時從來沒有吝嗇於封閉自己,從戰國、秦漢、唐的玉石之路、古絲綢之路(陸路),宋、明的水上絲綢、瓷器、茶葉之路透過南洋、印度和波斯與西方的交流也一直持續不斷,就是分裂時期也都與西方保持著小規模的交流。而正是這些不間斷的交流為西方的現代文明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科技與文化養料。 子鏵
□ 你說“縱觀歷史,四大文明中,巴比倫是在大一統中滅亡的,埃及、印度是在大一統中被征服的。至於中國歷史,不過是一個不斷被征服的歷史。漢以後,有五胡亂華,趕走五胡。我們迎來了唐朝,迅速又被異族的安史之亂禍害,被異族的南北朝分割,宋代南北對峙就不說了,結局是被蒙古人征服。明朝趕走了蒙古人,我們又被清朝滿族人征服。你覺得這種大一統值得炫耀嗎?”還是強調一遍請不要偷換概念,我強調的是中國的文化,經典哲學對於中華民族生存的意義,而不是大一統怎麼樣。 子鏵
□ 巴比倫的滅亡是它自己的文化不能承受國家的負擔所導致,埃及、印度怎麼樣我不清楚,只能說明它們沒有抵禦外侵的能力。而中國恰恰可以,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候是一種“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態勢,是中國民族在長期生存競爭中的第一個大智慧——對付外敵的超級智慧。還有請注意,漢以後,西晉到隋之間並不是趕走“五胡”,而是把五胡同化了,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子鏵
□ 下面我要提到元、清兩個時期。蒙古人曾經橫掃歐亞、統一中國,建立了其廣袤無與倫比的草原帝國。可是,以國家實體為依託的古蒙古人,數百年間卻國亡族破,至今仍然支離破碎。蒙古人為什麼會失敗?因為它自身的原生文明不夠醇厚,沒有柔性,和古羅馬一樣不能同化征服之地的文明,反而受困與當地的文明衝突,進而失敗於文明的割裂導致的內部分裂,數百年間國亡族破,至今仍然支離破碎。滿清不能化於中華民族之外來看待,因為它被漢化了,雖然不徹底。滿族雖不是中國主體民族,但確定無疑的是中國人。 子鏵
□ 滿族強大而奪取全國政權,本質上是中國人的統一形式問題。只是由於中國主體漢族第一次成了B角甚至C角,再加上滿族初期入關的報復心理,強加於漢族的高壓政策,漢族才有了亡國感覺。但是,隨著滿族對中華文明的認同與漢族進入中央政權人數的的不斷增多,以漢族文明為主體的中國文明終於認同了這個成功脫離了落後母體的少數民族的中央統治權。所以,滿族主政與中國歷史上的外敵入侵有著本質不同。中國積弱始於滿清,是由滿族的民族性決定的,一個弱小的民族統治一個文化深厚的大民族, 子鏵
□ 她的民族心理必然是惶惶的,就要用幾種手段來達到她的統治,一是抹殺這個民族的文化精英,改變這個她的民族性——奴化,扼制她的文化發展,推行八股、興*,刪減四庫全書,達到滿清統治文化的需要,正因為滿清對中國文化發展的扼制使整個民族產生自滿心理,而對外來入侵沒有準備。 子鏵
□ 你說“我要說的是書評中,你關於羅馬文明衰退的結論。羅馬文明並沒有衰退,西方的文明中無不打著羅馬文明的烙印。達爾文認為,只有競爭,才有發展,蒙古人認為,草原上只有跑得快的狼才有食物,正是有歐洲大陸各國的競爭,才有西方的崛起。而我們的大一統,這種超穩定的狀態既不符合進化論,有不符合社會發展。”我認為古羅馬文明衰退是不爭的事實,你說“西方文明中無不打著羅馬文明的烙印。”那請問這些烙印都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西方的文藝復興的土壤多產生於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傳流到西方的文明和西歐的土著文化。 子鏵
□ 而古羅馬給予歐洲的僅僅是一個擴張的yu望。達爾文的認識,我很同意。但你說“而我們的大一統,這種超穩定的狀態既不符合進化論,有不符合社會發展。”我很不同意,這是你曲解中國文明,生搬硬套的一面之詞。民族是人類生存競爭的結晶體,是大浪淘沙的結果。任何一個能夠自立於世界的民族,都曾經經歷了種種嚴酷的生存考驗。瞭解中國歷史的都知道,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經歷的巨大沖擊比任何一個民族都多都慘烈!而實踐證明,任何軍事力量(當然包括西方都不足以摧毀中華民族。 子鏵
□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於抵禦外來族群的欺凌與侵略。也就是說,戰爭能力的文野強弱,決定著這個民族的命運。戰爭能力低下,或遲或早都要滅亡。這是民族發展史的鐵則。中國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長的耐久力,根本之點就在於對外來危險無與倫比的抵禦消解能力。在數千年滄桑中,這種能力已經臻於化境,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這種抵抗藝術的核心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強力反彈,有限擴張。面對強敵,堅決反擊,此所謂強力反彈。反擊勝利,適可而止,此所謂有限擴張。 子鏵
□ 從總體上看,中國民族在每次戰勝大危機之後,都沒有西方帝國或東方成吉思汗式的爆發擴張,而總是將勝利限定在一定範圍之內。對於這個“度”的把握,充分體現了中國民族深邃的戰略洞察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奮起反擊不難,大勝之後適時剎車卻極難。 子鏵
□ 從文章裡我發現你很多次提起古羅馬帝國,可知你很喜歡西方的體制。但西方的體制不是萬能的,兩千多年前的亞平寧山地人以絕對的尚武精神吞併希臘橫掃歐洲而建立了羅馬帝國,可是,那些羅馬人如今在哪裡呢?創造了金字塔與諸多偉大文明的古埃及法老們的族群,如今在哪裡呢?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間幾百年的歷史卻是一箇中斷的黑洞,今日印度人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後裔而光榮!中世紀的鐵血帝國拜占庭、奧斯曼、神聖羅馬,同樣也是灰飛煙滅,其主體民族星散消亡於人類海洋了。 子鏵
□ 還有那些絕對尚武的強悍王國,馬其頓、波斯、波希米亞、大月氏一個個都成了供人憑弔的遺址,當時的主體民族也都星散融會,那些獨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浮於人類天宇的流星。一個優秀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歷史,正視自己的歷史。因為那是經過漫長嚴酷考驗的、能夠證明自己其所以優秀的事實。那種無法撼動的事實中存在著一個民族原生文明的強大力量,存在著百試百靈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抗爭大技巧與飽滿激揚的生命狀態。 子鏵
□ 緊要關頭對歷史的反思,往往能激發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勇氣,從久經考驗的生存大技巧中創造出適合於本時代的生存謀略。我們再看近代 ,想想人類的災難,二次世界大戰是怎麼發生的?是否產生於西方文明?(我並沒有貶低西方文明,而是要正視自己的文明)西特勒第三帝國的消亡、前蘇聯的解體,美蘇核冷戰而差點導致世界文明的毀滅,這些種種危機都產生於西方********下。西方的********並不適合於中國古代的文明。再看現在歐洲為什麼要千方百計的謀求統一卻屢次不能成功? 子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