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火了。
為什麼會火呢
首先主題很“正能量”。
“微溫暖”既對應了微博這個平臺,也指向了平民百姓小小的感動和幸福。
而“笑臉”就更好理解了。
笑是人類的特權,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人只有在高興、開心、滿足的時候才會笑。笑代表著一種圓滿,笑代表著一種認同,笑代表著安居樂業,笑代表著天下太平。
說起來,這次真是邊學道“大意”了,但他運氣夠好,歪打正著
怎麼個歪打正著
是9月14日推出的,再過半個月,就是國慶節。
而一個月後,將在燕京召開舉世矚目的大會。
這個節骨眼兒,又是“溫暖”,又是“笑臉”,多應景啊多應時啊多喜氣啊多招人喜歡啊
不僅上面喜歡,使用者也喜歡。
有些人,因為小時候受教育的內容和成年後的真實生活“不符”,理想世界跟現實世界發生衝撞,於是產生了報復性的“叛逆心理”,開始不屑一切高大上,開始鄙視一切偉光正,開始抵制一切宏大的積極的社會主題。
可是活動,一個“微”字,軟化了一些人見之必躲的主旋律屬性,然後再加上一個“身邊”,讓人感到濃濃的人情味,所以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於是
“笑臉活動”一下就風靡微博,繼而擴散,風靡國內網際網路。
真正意義上的風靡
很多人看到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參加了“笑臉活動”,覺得有意思,紛紛到智為微博註冊賬號,加入進來。
這麼說吧,覺得自己長得帥生得美的,對自己外貌有信心的,或者說對自己的化妝技術和ps技術特別有信心的,都去參加環節。
有人統計發現,環節吸引了大量小模特和三流女明星,精明的她們都看到了微博這個平臺的影響力,想借活動的機會刷存在感。
就是發照片唄,美美地拍一張,p一p,放上去,萬一被哪個富商大款導演看中了呢那豈不一下就翻身了話說微博的老闆不就是一個超級鑽石男嗎儘管機率低點,但好歹也是個機會啊
而環節,則戳中了心懷感恩、心懷孝道的人的心坎。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在中國社會始終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基礎。
弘揚孝道,不僅代表著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更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所以,昇華了“笑臉活動”的主題,在內涵和外延上,讓活動更溫情、更厚重、更有人文價值。
事實上,是三個環節淚點最足的。
相比於中各種美、各種帥、各種年輕、各種人比花嬌、各種志得意滿,環節的照片要樸素得多,真實得多。
照片裡的中國父母們,笑得既不燦爛,也不自信,他們的牙齒大多不美觀,他們的臉上刻著皺紋,他們的表情裡透著被生活打磨後的“無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