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運轉全靠稅收,關稅是大頭。
走私意味著不納稅,不納稅意味著沒錢,沒錢意味著大量國計民生辦不成,這能沒錯?
所以,《我不是藥神》中,根本沒有所謂的誰都沒錯。
《我不是藥神》根本就是人人都有錯,人人都犯錯。
而《我不是藥神》說,錯的是窮病。
然而,窮病本身是沒錯的,只是在社會現實下,很多人感受到的是‘窮病就是錯’。
這一點也被後續證明了‘窮病是沒錯的’,因為國家出手,特效藥入醫保,價格砍到了腳踝。
如果窮病是錯,那麼國家為什麼會大力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人經常有一個問題,一個壞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變成了大善人。
而國家天天改善國計民生,稍微有一點不如意,或者有一點政策慢了,就有一堆人出來罵街。
這個就叫做‘升米恩鬥米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大家根本不明白,在國家層面,很多所謂的大事,根本微小到關注不到,微小到輿論提及之前,大家不知道有這個事兒。
一旦關注到,就著手解決,放眼整個宇宙,那都是最好的官方了。
君不見米國毐品氾濫的解決辦法就是毐品合法化。
這種炸裂的例子在,誰好意思拿華國出去和他們比,他們不配!
理清楚這些問題後,就不難發現《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上映,為什麼會得到人社部門支援了。
可惜的是,有關部門甚至國家在各種事情上,只做事不宣傳。
吃了不會吹牛逼的虧。
所以很多人看不懂電影,也看不懂現實。
不過,韓舟沒準備去改《我不是藥神》的劇情,沒準備把事情講的很清楚。
因為,引發討論,本身就是《我不是藥神》最大的成功,最大的魅力。
說道網路討論,全國最大的水軍團隊老大盧曉生,正在韓舟辦公室對門的辦公室研究怎麼搞京圈的某個藝人呢。
韓舟不擔心有人出來帶節奏。
哪怕格列衛現在沒成功,日後想要找人帶節奏都不可能。
因為韓舟看過一次了,知道他們怎麼出招了,所以韓舟的招數更快,更猛。
目前來說,這部電影不只是要追求票房,也沒有得獎方面的需求。
這部電影,韓舟要做的就是,讓該捱罵的人捱罵,讓該得到關注的人得到關注,讓該受到讚揚的人受到讚揚。
這部電影不是拍給影迷看的。
而是拍給新世界所有人看的。
讓這家興起不久,已經隱隱有成為全國電影行業領軍公司的所有員工清楚明白,自己的立場,公司的立場,明白自己在為什麼而奮鬥,在為了什麼而在娛樂業打拼。
新世界擴張太快了。
快到這家公司還沒有一個口號,沒有一個願景,沒有一個目標。
現在,這個口號要來了。
“為華國,為華國而娛樂,為華國娛樂走向世界”。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