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七章 拜神

感謝長蟲超車的打賞,再次跟大家求收藏跟推薦!謝謝!

次日,二嬸殺了一個雞,整個煮熟,弄好就讓楚家強跟他二叔一起去拜神。帶上煙火跟鞭炮等,葉彩萍感覺新鮮,也跟著去。

今天,主要就拜三路大神,首先去的當然就是村裡廟宇裡面的神靈了。在南方,鄉村裡面幾乎都建有廟宇,不過沒有和尚之類,管理只是村裡面的人推選出來。而且裡面供奉的也不是大佛,而是何仙姑、玉皇大帝、文臣武官等。

其次就是當地的土地爺,最後就是河神。其實河神在南方不大熱,很少人拜河神的,但楚家寨卻是一個例外,整個村落是北方黃河地區搬下來的。

到了廟裡,葉彩萍心裡疑惑。楚家強笑了笑,明白她在想什麼:“農村雖然可能比較窮,但不會窮到廟裡。”

楚家寨雖然沒有一棟樓房,但寺廟卻不寒磣,雖然說不上金碧輝煌,但絕對古樸。裡面供奉的神像都是香樟樹雕琢的,當初楚家強還很小,村裡面大家一起出錢,從外地拉回來幾節兩人合抱的大樹幹,還請來遠近知名的雕琢師,花了半年多,才完成這工程。

神像外表還裝飾著很多金飾銀飾,甚至珠寶。楚家強還知道,每一尊神像裡面還藏有很多。當然,這些金銀珠寶都不是很值錢那種。

廟裡面的內壁有精美的壁畫,還有各種字型的頌文。當初建這座廟宇可是動用了全村的人力物力,村裡面的人都比較迷信,錢出到上面,他們一點都不心疼。

廟宇的建造也是很講究的,首先風水一定要好,它的坐向一般跟我們的房屋相反。我們屋子一般都是門口向著河流的下游,代表順風順水。而廟宇卻是向著河流的上游,而且一般都是建在村口,這樣廟裡面的大神就能時刻照看村人。

廟宇結構有三個主要部分:即臺基、主體與屋頂。臺基在國內建築上,非常重要。所謂臺基,包括整個的空間:自平地至臺地以及欄杆和臺階。有時臺地有兩層或三層,以使建築在臺地上的主要建築物,其形其式昭昭在目。

首都的天壇,是一個顯明的例子,臺地和欄杆三分環繞向上展開。臺基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強化建築主體獨特的品性,通常藉以臺基和平臺的高度表現建築物的高貴和地位。

國內廟堂木料結構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樑、橫樑和支柱均披露可見。一排排的柱子與正樑及楣梁連結起來,支撐著遮蔽的屋頂,木架之上排鋪瓦片,而後砌磚隔牆填在柱間,構建國內建築的理念。

廟宇雖然不大,但應有具有。角落還有銅鑼、大鼓、跟晨鐘。銅鑼很少敲,管理廟宇的是村裡面一位孤寡老人,每天就是打掃廟宇,整理廟宇裡面的東西。同時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敲鐘打鼓,一般都是早晨敲鐘,黃昏時分打鼓,正是晨鐘暮鼓。

“喲!勝民你們今天來燒香呀!家裡做大事啦?”管理廟宇的楚獻科笑道。

“呵呵!獻科叔先抽口煙,家強在水庫搭一座橋,準備今天動工,特意前來告知神明,好保佑工程順利。”二叔馬上拿出一包煙,給老人家一根。

楚家強也連忙跟老人家打招呼,這位老人家的威望在村裡面排第三,因為廟宇的緣故,他的身份比較特殊,很受歡迎的。想想也是,這老人家相當於廟宇裡面神明的使者,能不受歡迎嗎?

老人家也不推脫,接過說道:“那倒是應該的,有神明保佑,這次搭橋肯定順利了。好了,我也不妨礙你們,忙你們的吧!”

“家強,你燒香。”二叔將煮熟的雞捧出來,還有一片豬肉,以及幾個蘋果。隨後,還拿出茶水、酒水,給擺在上面的杯子上茶、上酒。

楚家強也不遲疑,馬上拆開新買的香。

葉彩萍則是拉著楚家婉到處看,尤其是左右兩邊的壁畫跟刻文等。

燒香原指舊俗禮拜神佛的一種儀式。禮拜時把香點著插在香爐中,表示誠敬。有的時候,燒香是為了取其清雅而燃香。現代社會中,燒香比喻為求人辦事兒請客送禮。

燒香是中國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個特點極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漢族燒香,少數民族絕大多數也燒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無處不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