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患平,銀川定,千里河套平原,最動亂的地區終於安靜下來。
報捷的快馬,日夜兼程,六百里加急,飛馳咸陽。
十日後,咸陽飛檄銀川,扶蘇親自頒旨,大賞三軍。
李曠因指揮得當,升都尉,賜勇號‘靖平’。
陳湯屢立戰功、進謀得當,連升兩級,任上尉。
其餘人等亦各有封賞。
同時,因扶蘇嘉獎近年有功年輕將領,李曠得太尉府推薦,進京面聖。陳湯亦因在新軍中表現突出,又得灌義、李曠舉薦,亦得以一同進京面聖。
是年,九月初,李曠和陳湯回到了闊別近年的國都咸陽。
……
秋陽正烈,縱馬走在咸陽的大道上,看著路旁行人般敬羨的目光,陳湯亦有了一種英雄的自豪。
軍人,在秦國,地位之高,只在士大丈之下。
“陳湯,你京中沒有居處吧。”正走著,忽然李曠笑道。
“是的,大人,小人家住陳家村,離咸陽有幾十裡呢。”陳湯想起了母親,眼神中有一點傷感。
“面完聖以後,你回去看看吧。以後,可能幾年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李曠拍了拍陳湯的肩膀,會意地道。
“謝大人。”陳湯感動地抱了抱拳。
“呵呵,謝什麼。我們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嗎。對了,陳湯,我家在咸陽,你到我那去住吧?”李曠笑道。
“這如何使得,陳湯已經不是大人地衛隊長了,豈敢再打擾大人。我還是到館驛中去住,等待陛下召喚好了。”陳湯連忙推脫。
“唉。那不成,館驛的條件可是一般。你又沒有什麼背景,難免受驛卒的慢待,就到我家去吧。”李曠不答應。
“這——”陳湯咧了咧嘴,有些為難。
“什麼這個那個的,跟我走了,難道還怕到我家怕待你不成!?”李曠似乎有點不高興。
“大人,陳湯不、不是那個意思。既然大人誠意相約。陳湯從命就是。”陳湯有點無可奈何。
“這就對了。”李曠高興起來。
兩人於是同路前進,隨口聊著些風土物事,忽地李曠一指前方,笑道:“瞧,這就是我家了。”
陳湯抬頭看前一看,不禁唬了一跳:
眼前,赫然聳立著一座巨大的底邸,這府邸之氣派簡直不下於一座小城。金壁輝煌,威嚴雄壯,甲士林立,看樣子,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功勳元老的居所。
陳湯顫聲道:“大、大人,這、這是您家?您、您到底是—”
“你瞧門上的招牌就知道了。”李曠一臉地神秘。
陳湯抬頭一看。門楣上寫著一行碩大的金字:上柱國大將軍李!
天啦,這是帝國三大名將之一李信大將軍地府第啊,那李曠大人難道是?
陳湯愕然地看向李曠。
李曠笑了,悠然道:“是了,我便是大將軍的幼子。以前我隱瞞自己的出身,就是不想讓人以為,我是靠家世而得功勳。”
陳湯大吃一驚,頓時傻在了當地,這份驚喜真是太大了一些。
這時,李府門前的甲士也注意到二人。有人一下子就認出了李信。歡喜地大聲道:“少將軍回來了,少將軍回來了。快去稟報大將軍,少將軍回來了。”
馬上,有人撒腿如飛,向府內一陣飛奔。
其餘甲士們也連忙上來,拜倒在地:“恭迎少將軍。”
“行了,都起來吧,這是我朋友陳上尉,你們見過一下。”李曠揮著馬鞭指了指陳湯。
“陳上尉。”眾甲士連忙見禮。
陳湯有些著慌,連忙道:“不敢當,不敢當,大家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