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沉吟後,黃忠血刀一收,遂道:
“主公乃仁義之主,殺降確實不妥,就依伱所說的辦吧。”
當下黃忠便留五百人馬,押解江東俘虜還往陸口。
黃忠則帶著韓綜這員降將,繼續統帥四千五百餘長沙兵,星夜兼繼續直奔柴桑城。
大軍穿過幕阜山,沿修水北上,很快就進入到柴桑城防區。
陸遜的佈防圖,此刻便發揮出了作用。
黃忠統帥五千長沙兵,根據佈防圖上指示,七拐八繞,精確無誤的避過了江東軍哨戒關卡。
再加上諸葛亮靈機一動,令五千將士換上了江東軍衣甲,雙管齊下更是避過了江東軍耳目。
是日黃昏,五千大軍終於進抵柴桑城南。
舉目遠望,這座江東西部門戶,巍然屹立於長江南岸。
城門雖已關閉,但城頭只有零零散散數百名士卒,顯然對於長沙兵的來到,全然沒有察覺。
“周瑜帶走了近萬兵馬,韓當又折了五千人馬,城中殘留兵馬應不過千餘人。”
“我五倍於敵軍,強攻破城便是!”
黃忠推算出城內兵馬,臉上是信心狂燃,志在必得。
諸葛亮觀察敵城片刻,卻道:
“這柴桑城確實乃重鎮堅城,你看他城牆高厚,甚至還勝於夏口。”
“城中兵馬雖只有一千,若守將運用得當,未必不能拖住我們,向上遊周瑜示警報信。”
“陽新塞距此不過半日船程,這一來一回周瑜援軍最多一日就能趕回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一日之內破城。”
“漢升老將軍可有信心,一日內攻破柴桑?”
諸葛亮一番分析,立時將黃忠臉上狂燃的信心潑滅一半。
攻下柴桑肯定是能攻下的,但能否在一日之內攻下,這他就不敢誇下海口了。
倘若一日之內未下柴桑,豈非使蕭方的全盤計策,就此功虧一簣?
“你提醒的是,一日時間未必就能拿下柴桑。”
黃忠微微點頭,遂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分出兩千兵馬,先奪取城北渡頭以阻擋周瑜援軍,我以三千兵馬全力攻城?”
諸葛亮卻一笑,說道:
“老將軍,亮有一計,能不費吹灰之力攻入柴桑,我們何必再分兵呢。”
此言一出,黃忠精神大振,忙問諸葛亮有何妙計。
諸葛亮別有意味一笑,緩緩道:
“黃老將軍,那個韓綜不是願助我們攻下柴桑麼?”
“那現下,就該是讓他履行承諾之時了。”
黃忠一怔。
…
半個時辰後,夜幕將近。
一支數千人的兵馬,由南面徐徐而來,進抵了柴桑南門城下。
城頭上。
守將張承立時警覺起來,喝令沿城士卒嚴陣以待。
鑑於柴桑四周,到處是哨戒關卡,不可能在毫無示警的情況下有劉軍來襲,故而張承猜測,多半是自家的人馬。
只是不知是誰的部眾,會從城南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