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先退下去吧!”
魏國公朝祖大弼和吳三桂擺了擺手。
一旁有大漢將軍走上前,把兩個人帶出了大殿。
出了大殿,兩個人被帶到了一間閣房。
“二位將軍先在這裡等候。”
交代完,大漢將軍從房間裡面退了出去。
祖大弼和吳三桂各自在屋中找了個地方坐下來。
兩個人都是叛逃的將領,宮中的人也沒有對他們過分熱情,連一杯茶水都沒有人送上。
不大的屋子裡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你說這些人能用咱們嗎?”祖大弼問向同坐的吳三桂。
他與吳三桂逃到了南京城,手下的親兵卻折損的差不多,手中還剩下的人已經不多。
來到大明這裡,他們不得不聯手。
他們瞭解大明,也瞭解明國的那些官員,深知自己只有手裡的兵馬多,才會被明廷重視。
他與吳三桂聯起手,如今也就勉強湊出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
兵馬雖然不多,但也勉強可以用來自保。
“舅父放心,他們既然把咱們留下來,說明咱們對他們還有用處,要不然這會早就被抓走了,而不是坐在這裡。”吳三桂寬慰著祖大弼。
從遼東一路逃到南京城,可以說是多災多難。
從遼東出發的時候有不少人,可最後來到南京城的人卻不多,或許還有一部分人在路上沒有趕到,但很多手下都折損在半路上。
“希望大明這邊還可以讓咱們帶兵吧!”祖大弼嘴裡感嘆了一聲。
只有繼續帶兵,他們才能夠慢慢恢復實力,費了這麼大力氣來到大明,就是為了能夠繼續手握兵馬,重現當年他們在遼東時候的模樣。
“咱們對大明的用處只有領兵,放心吧舅父,讓咱們掌兵權是遲早的事情,只要咱們才最瞭解虎字旗的兵馬和清軍,大明哪怕為了保住現在的半壁江山,也不可能放著咱們不用。”吳三桂想的很開。
明國的那一套他再熟悉不過。
只要能夠拉攏到朝中的重臣,就會有人在朝堂上幫他們說話,到時候執掌兵權是早晚的事情。
若說有擔心,也只是擔心在拿到兵權之前,虎字旗會突然出兵攻打明國。
兩個人所在的房間裡面沒有鐘錶一類計時的東西,只能耐心的等待。
等待著幾位輔政大臣商討完國事,再來見他們。
透過門縫射進屋中的陽光慢慢消失,外面終於傳來了凌亂的腳步聲。
屋門被推開,魏國公從外面走了進來。
祖大弼和吳三桂急忙從座位上站起身,面朝魏國公方向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魏國公徑直走到屋中的主位前,坐了下來,這才開口對兩個人說道:“讓二位將軍久候了。”
“國公煩勞國事,我二人本就是帶罪之身,若非國公仗義出言,恐怕我二人早已是身首異處。”祖大弼躬著身子說道。
“你二人投靠滿清,也非是心甘情願,更不要說始作俑者已經亡故。”魏國公指了指一旁的座位,“都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