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一回 力劈華山

卻說在華山之巔,菩薩娓娓道來,向木吒、巨靈神和渭水河神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高天往事……

五百年前,大聖鬧天宮之時,因諸天神將皆不能戰勝悟空,玉帝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旨派遊奕靈官並翊聖真君同往西方大雷音寺,聘請如來佛祖前來助陣。

佛祖到天庭後,以廣大智慧、甚深法力,談笑間便降服了狂妄自大的心猿,並將其壓在了五行山下。

聽聞妖猴被順利擒拿的訊息,玉帝頓時喜出望外。興奮之餘,他當即號令諸天,召開了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的安天大會。

會上,玉帝請如來高坐七寶靈臺,並旨令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等等天庭、仙界的頭面人物前來覲見、朝謝佛陀。

佛祖在欣然領謝的同時,亦會同自己的弟子阿難、迦葉等,向眾位仙老一一合掌回禮。

團花錦簇,祥雲飄飄,這一場熱烈*、客客氣氣的安天大會整整進行了一日方才告一段落。

當晚,玉帝又特意準備了一桌龍肝鳳髓、蟠桃金丹宴請如來。

參加宴席的人不多,除了玉帝、如來,就只有作陪的太上老君和隨侍的太白金星。

席間,大家寒暄了幾句後,便話入正題了……

“佛祖,朕聽說午後時分,那妖猴險些從五行山下掙脫出來?”很明顯,對於身陷囹圄的悟空,玉帝還是十分忌憚。

“陛下勿憂,老僧已派弟子阿難在五行山上貼了張‘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帖。此刻,真言帖行功多時,五行山見肉生根,已同猴頭的身子牢牢長在了一處,那猴頭縱有通天徹地之能,也難以逃脫了……”如來微然笑道。

“好!佛祖法力無邊,朕甚為敬服!那妖猴欺君罔上、屢犯天條,將他囚在五行山下服刑,算是便宜他了……”看得出來,在處治悟空的問題上,玉帝尚心有不甘。

“唉……陛下不要以為老僧在對猴頭手下留情。陛下是知道的,那猴頭偷食蟠桃幾多、盜服金丹無數,已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前些時,老君用八卦爐將之煅煉了七七四十九日,尚不曾傷他分毫。而老僧縱有手段,也只能將他困住罷了……”如來悵然言道。

“是嗎……連佛祖也是勉而為之……”玉帝滿是疑惑而又頗為擔心地言道:“那將來一旦妖猴得了空子,逃出五行山,豈不又要生出事端?”

“這個陛下放心,倘若猴頭真的僥倖逃脫,老僧再擒他一次也就是了。在老僧看來,捉拿、囚禁猴頭並不難,難的是降服其心,讓他心悅誠服地低頭認罪,從而改過自新,為陛下所用!”如來一臉慈悲,笑容滿面。

“佛祖果然是宅心仁厚的長者,可有時慈心反會生出禍害!豈不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猴頭生在狡詐中,長在惡毒裡,又怎會輕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聽如來的意思彷彿要替悟空開脫,玉帝頓時怒從心起。

“陛下且息雷霆之怒,老僧尚有下情回稟!”如來不急不惱,徐徐言道:“方才在安天大會之時,老僧暗自睜開慧眼,觀五百年後,那東土大唐的長安城中,會有一位十世修行的好人,發心西行,不遠萬里,到我靈山古寺求取大乘佛法。這個取經人與那猴頭有師徒之緣,會在途經五行山時,揭去真言帖,救下猴頭……”

“什麼,那妖猴果真還有出頭之日?那大乘佛法也要傳到中土了?那佛、道兩宗一起在中土傳播,不會出什麼亂子吧?”玉帝在震驚之餘,頗具玩味地看了旁邊的太上老君一眼。

“陛下,方才貧道也佔算了一卦……”太上老君欠身笑道:“正如佛祖所言,五百年後,長安城中將會有一個和尚奉皇命西去求經,這是定數,看來是難以更改的。而說到佛道兩宗一起傳播,我看也沒什麼不妥。這道門中講究煉氣修身,而佛門中追求心若止水,兩宗針對的是不同群體,或能共同興盛!至於如何處置那猴子嗎?剛剛佛祖已表了態,相信佛祖會對猴子的行為負責到底的!”

“陛下,太上道祖所言極是。老臣斗膽建議,以後那妖猴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由如來佛祖全權負責監管吧,而相應的,天庭也應為五百年後的取經之事大開方便之門!”太白金星也在一旁躬身言道。

“好吧!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朕就與佛祖訂一個天佛之約。朕決定,從這一刻起,與妖猴有關的一切事務均歸佛祖處理,而五百年後,機緣成熟之時,天庭眾聖也要全力配合取經人西去求法!”玉帝言罷,與如來擊掌為定。大家又閒談了一會兒,如來和老君便相繼告辭而去了……

天佛之約的達成,標誌著大聖鬧天宮這一天庭悲劇的正式終結。在之後的數百年間,參與約定的四位神佛均守口如瓶。而對於約定的內容,佛門中地位顯赫的觀音菩薩也是剛剛從如來處獲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