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最強印刷裝置

 &n] 與制酒和榨油不同,武植穿越前對二十一世紀的印刷技術和裝置一點都不瞭解,連見都沒見過。【更多精彩請訪問】

而且這個活字印刷術武植也只是知道個大概,並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現在武植想要大批次的印刷報紙,就不得不自己慢慢摸索,和金大堅一起研究討論,試圖設計出可以在短時間刊印三十萬份報紙的裝置。

對於武植的報紙構想,金大堅瞭解後又是一陣唏噓崇拜,可是當聽到武植要研究能在幾個時辰內最多刊印三十萬份報紙的印刷裝置時,金大堅吃驚之餘也明確表示了這是天方夜譚!

因為三十萬份報紙,就算是六開的,那印刷的量也已經超過了雕版印刷一個月的印刷量了,要知道,雕版刻印完成後,如果只是單印刷一本的話,效率是非常高的,就這樣一個月印刷三十萬份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金大堅堅定的認為武植想多了,並且太過外行。

對於金大堅的否定,武植並沒有多作解釋,反正他才是老大,無論他怎麼做金大堅必須乖乖服從,其實武植也不需要金大堅做什麼,只是在設計圖紙的時候請教他一些技術問題而已。

對於能不能短時間內印刷出那麼多份報紙,武植是有信心的,後世雖然是機器印刷,可是簡化到最後,只是動力來源不一樣而已,如今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電力,可是武植有錢啊,沒有電力帶動裝置,武植可以僱人搖啊轉啊!

解決了動力問題,剩下的就一步步的設計就好了,武植雖然不知道後世印刷裝置是啥樣的,但是他腦海中的理念卻依舊是領先這個時代近一千年的,就是流水線化的分工作業。

像流水那樣印刷,即使一套印刷流程不能達到三十萬,那麼十套,二十套呢?

終於經過武植一個多月的不懈摸索,他終於設計出了一套印刷流程的大概裝置圖紙。

“金師傅,咱們印刷場以後新的印刷器械和工序我已經設計好了,你看看如果打造完成後,需要幾套才能在幾個時辰內印刷三十萬份報紙?”武植圖紙完成後,便第一時間找金大堅詢問道。

“大官人,你是外行,不懂三十萬是個什麼概念,哎!不可能的!”金大堅接過圖紙,還沒看就又開始對武植勸了起來。

“嘿嘿,你幫我看看嘛!”

“唉~”

金大堅又搖了搖頭,展開了手中圖紙,勉為其難的看了起來。

武植仔細的頂著金大堅,他倒要看看,等金大堅看明白了圖紙後,表情會是何等的精彩。

武植就算再外行,可是一些基本的物理學知識還是有的,他自己設計的圖紙或許有不合理之處,但是效率如何他心中還是有數的。

金大堅先是勉強的看著,看了片刻後,又湊近些圖紙仔細的看了起來,再過了盞茶功夫,金大堅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拿圖紙的手已經開始微微顫抖了,直到最後,金大堅像是虛脫一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武植的眼神也像在看一個怪物。

“怎麼樣?金師傅,你說,如果按照圖紙打造出這麼一套裝置的話,需要多少套才能在幾個時辰之內刊印三十萬份報紙?”武植緩緩拿起金大堅手中的圖紙,悠悠道。

“要……要不了十套就可以!”金大堅肯定道,接著他帶著複雜的眼神看著武植,複雜中居然有幾分狂熱:“大官人,這種像車水馬龍一樣的印刷流程你是怎麼想到的,太厲害了!太……我金大堅服了!徹底服了!”

“可憐我之前還勸大官人放棄……真是鼠目寸光的很啊!唉!”金大堅苦笑道。

“沒事,這個想法除了我,全大宋也沒人能想到,你又何必自責呢?哈哈!”武植對他擺手道。

武植的這套印刷裝置其實並不複雜,正如金大堅所說的那樣,這是套“車水馬龍”型的印刷裝置。

這個時代傳統的印刷都是採用模板,就算是用活字印刷,也同樣要將活字編排到模版上後,才可以印刷,模版是固定的,印刷工人們在模版上刷一層調製好的黑墨塗料,再用紙張平鋪在上面拓印。

這樣的印刷過程確實沒什麼可提升的了,而要印刷三十萬份,那最快速度也要一個多月。

但是武植畢竟是武植,他開創性的把印刷的模板設計成了圓柱形!

這樣一來,只要將活字鑲嵌到圓柱形的模版上,只要在白紙上不停的滾動,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吐”出印刷品了。

當然,大概原理就是如此,武植設計的當然要完善的多,首先要設計一個印刷裝置框架,分四層,上面兩層,下面兩層。上面兩層第一層是圓柱模版,圓柱模版上面是專門給模版上塗料的裝置,這樣一來,只要白紙經過圓柱模版下面,圓柱模版轉動的同時,就能一邊印刷一邊上墨兩不誤了!

報紙分正反面,下面兩層也是一個圓柱模版一個上墨裝置,和上面一樣,只是為了印報紙的反面。

至於動力方面就好辦了,武植費了好大的勁給上下兩層的圓柱模版都設計了想通的履帶或者齒輪,只要有人像搖風車那樣不停的轉動起始動力軸,那麼整個印刷裝置就能源源不斷的自動印出報紙了!

這叫半自動印刷機——武植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