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三八章 希望

元旦三天假期結束,人們紛紛開始了正常的上班、上學生活,關心中國足球的人發現在進入2005年中國足球的一件大事終於來臨了。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在體育總局看來,就是一份普通的人事調動。但在黑暗中苦苦掙扎了三個月的人們來說,這次調動被看作是中國足球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後也許會更好,也許會更差,但是絕對不會沒有絲毫變化。

因為北京中信罷賽事件而被拖了整整四個月之久的一紙調令,從國家體育總局傳到了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羅文強的辦公桌上,他將被調到總局人事部門工作。

這一紙調令宣告中國足球長達五年的“羅文強時代”被劃上句號。從此開始,是一段全新的歷程。也許人們會覺得路邊的風景依然很相似,但是在路的前方,人們卻永遠不知道這個山頭拐過去後他們會看到什麼。

“羅文強離職”就是一月十日中國足壇最大的新聞,同時離職的還有另外兩名副主席。他們分別是主管聯賽的楊偉光,主管女子足球的王莉。這兩個人一個是因為中超聯賽混亂不堪,負有直接責任。另一個則是因為女足在奧運會上丟人的0:8慘敗,成了某些高層領導的替罪羊。

羅文強走了,那麼繼任者會是誰呢?

兩天過後,新的主席人選定了下來,並向外界公佈。這一次並沒有出乎太多人的意料。是陳煒,年僅四十一歲就坐上了中國足協的頭把交椅。體育總局在委任裡面說得很明白:“陳煒同志在青少年足球管理方面,以及國奧隊成績上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這兩年,中國足球屢屢發現優秀的年輕球員,比如張俊、楊攀、安柯等人。另外,由他直接負責的中國男子足球奧運代表隊更是在雅典奧運會上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他在所負責的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管理能力,以及用人膽識,是最適合中國足協主席的職務。我們也希望中國足球能在他的帶領下走向輝煌。”

陳煒的當選基本上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在體育總局內部,作為曾在體育總局任職的他有良好的關係。在中國足協內部,他老好人的性格有著不錯的人緣。在俱樂部中間,由於前段時間他並沒有和俱樂部因為各自的利益起什麼衝突,反而成了俱樂部眼中可以一定程度上信任的中立角色。在媒體中,因為他為人低調,也沒有什麼敵人。在球迷中,國奧隊的成績就足以為他贏得一切支援了,再加上那次關懷長沙球迷牛建華的舉動被媒體們廣為傳播,也成了一個全心全意為球迷著想的好主席形象。

所有人都在期待著中國足協在他上臺後會有什麼變化,中國足球在他上臺後會有什麼變化。

※※※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月底,上任十五天的陳煒先是透過媒體向所有人發表了一封******。言詞極其懇切,儘量避免官腔官調。他就是要首先在所有人心中樹立這麼一個形象:陳煒當主席不是為了升官發財,不是為了撈政績,就是為了中國足球能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他不擺官架子,不說官話,也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他陳煒和前幾任都不同,他是一個實幹家,一個平民主席。

在信中,他懇求所有參與建設中國足球的人,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刻,放下派系鬥爭,放下彼此之間的成見,放下幸災樂禍看熱鬧的心態,放下浮躁的想法,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的把中國足球搞起來。

當然一味的呼籲並沒有用,這些都是虛的,他必須讓人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所以他在信中稍微透漏了一點他的“施政綱領”。

這封信在球迷、媒體和俱樂部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網上更是引發了中國足球未來該怎麼走的大討論。

隨後陳煒趁熱打鐵,和新組建的足協領導班子連續討論了四天,正式出臺了中國足協對於中國足球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規劃,簡稱“規劃”。

這份厚達一百二十頁的規劃,可以說把陳煒這兩年親身接觸了中國足球方方面面後,對中國足球的思考和設想全部包括其中。它裡面提出了學習歐洲足球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建立自己的聯賽委員會。現階段聯合教育部在校園內大力推行正規的青少年足球。和公安、法律部門合作,建立獨立於足協的執法監督機構,大力打擊假球、賭球、黑哨,另外杜絕官哨行為。進一步完善各級聯賽賽制。鼓勵各年齡段的男女球員出國留洋。擴大青年級別國家隊的選材範圍,不光從各俱樂部二、三線隊,更要去各種專業足校選。在全國各地區足協增設專門發現青少年足球苗子的機構,讓他們接受專業訓練,取名為“曙光工程”……

這份規劃被印出來,併發到記者們手中時,所有人掂在手中都覺得沉。不光是一百二十頁的重量,還有更多的是希望的份量。

這份規劃是整體規劃,其中第一年特別詳細,也特別引人注目,因為陳煒重點指出了,在這一年內最重要的就是聯賽,而不是即將開始的世界盃預選賽。要逐步成立被呼籲了很久的聯賽委員會,也就是國外的“XX職業聯盟”。但是這個聯委和此前俱樂部所提出來的聯委並不完全相同。

這個聯委是由全國所有職業俱樂部派代表所組成的,代表全國所有職業俱樂部的利益,不分大小。同時為了細化責任與分工,加強管理,在聯委中下設中超執委會,中甲執委會,以及分管其他全國性職業、半職業聯賽的執委會。由各級別聯賽的參賽球隊派代表組成。而各執委會的主席則由俱樂部之間推舉投票產生。執委會主席必須代表他所能代表的全部俱樂部利益,不分彼此,不分大小。

同時,足協派人分駐到各級別執委會中,佔一個投票席位,但足協沒有決定權。也就是說足協只能參與討論,但不能拍板。這樣就杜絕了以前全部大小事情都由足協主席一個人拍板說了算的霸道行為。

這是陳煒所想的五年後的形式。在今年,足協會幫助各級聯賽建立聯委、執委,並且在一些事情上擁有決定權,但在其他事情上會放手讓他們去幹。可以說陳煒為了怕初期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混亂,這樣作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在組織工作上,足協被罵的再多,也要比各個俱樂部的經驗豐富。

這一舉動等於是消弱了中國足協和地方足協以及體育總局在各級足球賽事中的領導作用。在足協內部和體育總局內部,就這個問題爭論的很激烈。很多保守派認為此舉是違背社會主義足球建設綱領的,是與社會主義精神相違背的,這樣不但不能搞好足球,反而只能搞垮足球,因為缺乏強有力的領導集體。當時陳煒這個“老好人”就火了。

“違背社會主義?在座的各位有哪個認真學習了‘三個代表’,和*理論的?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麼?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可是現在的中國足球真正做到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嗎?作為上級領導,死抓著不放,不給地方俱樂部更多的主觀能動性就不叫解放生產力,就談不上發展生產力。*理論要求我們死抓著過去的東西不放嗎?恰恰相反,它要我們創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些用在現在的中國足球上再合適不過!三個代表?三個代表是什麼?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中國足球以前的種種算是代表了最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嗎?經濟大事都要交給市場去檢驗,足球為什麼不可以?如果讓中國足球爛在自己手裡,我們對得起誰?對得起黨和政府的信任嗎?對得起球迷們的信任嗎?你們誰能負這個責?!”

最後這次會議不歡而散,陳煒出來的時候面對眾多新聞媒體只陰沉著臉說了一句話:“中國足球的職業化……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他是對那些遺老遺少們徹底失望了,這些人除了在關鍵時刻扯你後腿,什麼都幹不了,可偏偏一個個還把自己看的很高,很不得了。實際上,球迷們誰鳥你啊?搞得不好,就不來看。這麼簡單的問題,他們這些腦子都僵硬了的人就是想不透。

足協本來就應該和聯賽分家。足協把全部精力放到國家隊和青少年培養工作上來,為此,陳煒還專門請教過市場經濟學和社會學方面的專家,聽取了足夠的意見,才把那些寫到規劃上去的。

到最後新上任的體育總局局長劉建出面支援陳煒的主張。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兩個新官的火燒到一塊去了。

聯賽應該被推向市場,由市場來檢驗聯賽的生存能力。這是陳煒反覆強調的。

但五年之內足協並不打算完全放手,他計劃的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賽制,轉會制度,基礎設施,人才培養機制等工作後,才徹底的和聯賽分家。到那個時候聯賽不會因為一點市場小波動就毀於一旦。在這個過程中,陳煒和足協不應該是決策者,而應該是輔助者。那麼決策者是誰呢?不是足協,卻也不會是各俱樂部,而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