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後記 曲終人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2006年9月24日凌晨2:37,我在電腦的寫字板上敲下了“全書完”,冠軍就這樣結束了。

這是我從初中開始寫手抄本在班上傳看以來,寫的最長的一部作品——作品篇幅長,寫作時間也長。

就好像我在書中總結安柯的職業生涯和張俊職業生涯喜歡用從某年某月某日開始,到某年某月某日結束為止這樣的結構,現在回過頭來總結冠軍的寫作經歷也當如此。

當2003年九月份我在兩塊錢一本的筆記本上寫下“我們是冠軍”這個書名的時候,我自己從來沒想過自己竟然能拖這麼長時間才寫完——我總是習慣過高估計我的寫作速度並過低估計我的寫作篇幅和廢話程度,事實上如果我還想繼續拖下去騙稿費的話,短短三十多萬字的第五部我就可以再拉開寫,那樣的話,各位將在2007年的1月1日看到我又信誓旦旦地保證“本書一定在2007年結束”。

幸好我沒有那樣做。

也許因為我是一個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在網上寫東西,並且一直延續的寫到了畢業後,寫到了工作,有寫到了辭職……我的人生閱歷是如此的少,以至於這將近四年的時間裡面,寫在意、冠軍,寫張俊他們的故事就成了我四年人生時光中最重要的事情,深深的在我的人生簡歷上烙下獨特的痕跡,所以我對此傾注了我幾乎所有感情。

也因此,在我寫到安柯退役那一章(卷五第二十三章三十歲一道坎)的時候,我無法抑制的從心底裡湧出一股悲傷。不單單是為安柯退役了,也為自己這幾年流逝的時間。

我是一個有多重性格的人,喜歡在人前裝作堅強,什麼都不在乎,內心卻一點都不見的堅強,什麼都在乎。也因此我寫張俊,因為他很像我自己,他並不堅強,不管他具有多高的天賦,能耐多大,他都不堅強,這樣的主角在網路中一點都不討人喜歡,甚至讓人討厭。蛤蟆給我說這個性格的主角是失敗的,但是我的倔強讓我繼續寫,因為寫這樣一個張俊,我感到很親切:他像我自己,我總能感同身受他的一切,他為受傷痛苦,他為愛情迷茫,他失去親人的悲傷,他提前告別的無奈……這些我都真切的感受著,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像他一樣慢慢變得堅強起來。

黯然說去年年末起點聚會的時候見我,覺得我是一個蠻憂鬱的人。我大驚,我還記得當時我和他聊天的時候是口若懸河,手舞足蹈的樣子罷。怎麼會憂鬱呢?其實我一直是個喜歡惡搞得人才對。但是我不否認,我是一個感性的人。我很容易因為那些俗套的感人場景而被感動,也就是說——我這人其實很俗。

安柯退役讓我一整天心情不好,寫張俊國家隊最後一個進球,最後一場比賽的時候也是在凌晨,我關了燈,漆黑的房間裡面,聽著耳機裡面傳出來的歌聲,《生如夏花》我聽了一遍又一遍,看著文件上的那些文字,眼睛有些模糊。就好像自己在現場,跟著解說員一起說:“再見,張俊。”一樣。

那些人都是陪我度過了四年青春時光的,他們的離開就像現實生活中朋友的離開一樣,總會讓我感傷好一陣子。

等到寫《第二十九章生如夏花》的時候,我曾經想讓張俊如巴斯騰告別那樣,簡簡單單一句話說完,然後很酷的轉身離去。但是我發現我做不到,因為我和文章中的張俊一樣,廢話都很多。於是我用了五千字來寫那個新聞釋出會,透過張俊的嘴來說我想說的話,他向大家告別,感謝所有人。我也感謝所有支援我走過這三年多的人們。

而《第三十章傳說的背影》則讓我考慮了很久,寫了三天,刪除重寫了三次。因為我總是不能滿意最後的結尾,張俊的最後一場比賽。

我希望比賽是那樣感傷,又能全景展示張俊以及和張俊有關的一切東西,包括他的朋友,他的對手,他的球迷,他的家人,記者、解說……等等等等,結果當我寫到一萬字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寫成了一個四不像,不倫不類。

這是什麼?!這就是張俊的最後一場比賽嗎?我看著寫好的東西問自己,然後搖搖頭刪掉了,重寫。

第二次稍有改觀,但是寫到一萬三千字的時候,我又放棄了,因為我覺得我把一場比賽寫的就好像流水賬,每一個地方都希望寫到,結果完全沒有重點了。於是我又刪掉了寫好的八千多字。

就這樣,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第三次寫出來的。雖然還是不能讓我滿意,可是我覺得我實在無法寫的再好了……我想說的東西太多,但篇幅和技巧有限,我不能一一道來,只能放棄一些,留給讀者去想。寫完後發現自己又遺忘了一些細節,但是看看已經寫好的一萬九千字的最後一戰,我提不起絲毫力氣把那些被遺忘了現在又想起的東西加進去,算了,就這樣吧……追求完美並不等於一定要完美,張俊的最後一場比賽也許不完美,但是這樣也不差。

《尾聲》是我考慮了兩天才下筆的,和上一章一樣,腦子裡面的東西太多,但是不能像記流水賬那寫出來。那些人的未來是一定要交待的,張俊作為主角他退役後的生活也不能不寫,我不想寫沒有輕重的後記,每個人平均多少字的戲份,然後theend。

最後我選擇了一種“旁白+描述”的方法來寫,就好像電視電影動畫片裡面經常用到的那種方法,在出畫面的同時出旁白。所以看起來有些支離破碎了,我已經很努力的讓它們看上去更連貫更集中一點,還是技藝未到。

在寫張俊宣佈退役的那一章之前很久很久,我都有一個念頭,借李延的手給張俊寫一個職業生涯的總結,實際上是我想要說的:張俊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主角。我文件都開啟了,標題也取了,也儲存了,最後卻放棄了。因為我發現我寫不出來,腦子裡面亂哄哄的,硬寫的話可能最後我自己都不滿意了,浪費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說不定又要刪掉。我給自己找了一個偷懶不寫的藉口:整本冠軍不就是張俊職業生涯的總結嗎?我用了三百多萬字來講“張俊是怎麼樣的主角”,還不夠嗎?還要畫蛇添足的給他定什麼性嗎?於是我不寫了,我故事放在這裡,我讓大家自己去評價,在各位眼中和心裡,他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喜歡也好,討厭也罷,和別人無關,全在乎你心。

於是,冠軍寫完了。

對於我來說,留下了很多很多遺憾,冠軍並非我寫的有多少,能夠有這麼多人看,只是因為它足夠長,而且保持了連貫性,從來沒有斷過更新。它的問題很多,我的缺點不少。錯別字連篇,邏輯混亂,寫了後面忘了前面,前言不搭後語,文筆不過關,囉嗦生硬,技術性錯誤俯拾皆是,戰略性錯誤以及戰術性錯誤就不一一舉例了……

蛤蟆曾經問我,為什麼一定要寫第五部,冠軍到第四部歡歡喜喜的結尾不是更好嗎?大家在網上看書圖什麼?身心愉快!你非要弄一個悲劇幹什麼?讀者不喜歡看什麼,你偏寫什麼。讀者不喜歡看到主角受傷,你就讓張俊一傷八個月!讀者不喜歡看主角歷經挫折,你偏讓張俊充滿了坎坷。讀者不喜歡看悲劇,你非要在第四部之後寫一個什麼主題是悲傷和反思的第五部!你這個喜歡和讀者對著幹的作者!一定要仆街僕到家你才心甘嗎?

對此我都只能苦笑,我當然知道讀者喜歡看什麼,討厭看什麼,哪次我寫張俊受傷了,受到挫折一蹶不振了,書評區裡面不是罵聲震天?可是就算這樣,我還是要寫第五部。為什麼?

雖然我寫冠軍給我賺了一些錢,能夠讓我的家人生活的還過得去……讀者的喜歡就是我的命脈,我和大多數商業作者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心中還有一個堅持——我想要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完,想寫的故事寫完。因為放到其他地方沒人看,報刊雜誌人家不要,出版遙遙無期,我就只有網路這個平臺了,所以委屈大家看我一個人在最後第五部任性的寫啊寫……你們還只能在書評區裡面嘟囔:什麼時候才寫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