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周侗率大軍進入安南城。花了兩天時間恢復秩序,安撫好百姓。
第三天,周侗讓手下去請大理皇太女段巧巧前來議事。
段巧巧到來後,周侗勸慰段巧巧要節哀順變,從巨大的悲傷中振著起來,他父皇已經死了,那麼重建大理國的重擔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段巧巧苦笑道:“我們大理國現在是男丁缺乏,安南對大理髮動的一年多的戰爭,對安南南部各地的破壞力極大,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我可當不好這個女皇。”
“聽說你們準備在安南重建大盛王國國,不如我把大理各府、州、縣交給你們管。這樣,說不定大理的百姓還可以早一點過上安穩的生活。怎麼樣,請大都督轉告你們王爺,我是真的不想當這個大理皇帝。”
周侗道:“這個問題我需要回去和我們大王商量,要不過兩天你隨我一同南下,一來可以參加我們的建國大典,二來就你剛才提出的問題,商議出一個穩妥的解決方法。”
“另外問一個問題,不知公主選的駙馬是否遇害,如果沒有就儘快成親,這樣也可以讓駙馬及身後的家族幫著你暫時管理大理。”
段巧巧不好意思道:“我眼見有些高,至今未遇心儀的郎君,一直未選中駙馬。”
兩天後,周侗決定率領大軍搬師返回紅河口。留下林沖、薛永、王達、王貴四將帶五千兵馬駐守大理城,救出的幾千傷兵中,留下一千休養幾天後,到各地傳公主旨意:安南國已滅,各地主官帶領百姓快速恢復生產。
俘虜中,選出一萬下層士兵,協助守城和維持秩序……
九月的峴港城,熱鬧非凡。原來萬通商會的各路英雄,齊聚峴港,來慶賀新王的登基大典。
大行山,楊懷玉帶著嶽戰和孟雲飛來了。
開封,王達寬和白小荷夫婦到了。
大名府,盧俊義夫婦到了。
山東方臘父子和方天俊、周大興、仇萬泉、李應等人到了。
淮西,劉二爺、石寶和張青、孫二孃到了。
江南趙無忌夫婦、劉玉華、劉玉波、王鎮南到了。
宗澤老英雄瞭解趙重陽的出生後,帶著兩個兒子宗良、宗方及家眷到來了。
柴進、李逵等人也到了……
八方英雄匯聚峴港,見證一個嶄新的王朝的建立。
這幾天,趙重陽、周侗、陳永福、宗澤、汪老七、朱武、吳用、方臘、方天俊等人都很忙,他們在商議機構的設定。
最終,按趙重陽的提議,軍政分開設定,各自獨立。
軍事設軍機處負責。設首席軍機大巨一人,軍機大臣若干人,首相、副相可兼任。首席軍機大臣又稱領班軍機,是軍機處總負責人。
行政由內閣及下屬各部具體管理。內閣由首相總負責,設首相一人,副相三至五人。
內客下屬若干部,王朝初期暫設農業部、工業部,衛生部,外交禮儀部、財政部、教育部、交通運輸部。
九月初六早上八點,峴港新修的大盛王王宮金殿內,文武百官和主要賓客齊集大殿,恭候新王和王后上店。
這次大典的司儀是汪老七,他現在給自己取了個正式名字叫汪從龍,表示他一心跟隨趙重陽的決心。
司儀汪從龍用宏亮的聲音喊道:“有請大盛王和王后升殿。”
宮廷侍衛統領楊再興、副統領扈三娘依次傳道:“有請大王和王后升殿!”
趙重陽和趙福金分別戴著王冠和風冠登上大殿上方臺上,在中間兩把椅子上坐下。
大殿下的人向趙重陽夫婦拱手恭賀:“恭喜大王和王后,賀喜大王和王后。大盛朝永遠昌盛,萬年,萬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