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見如此立功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心裡實在不甘。但聽說是八王爺家商隊,他也確實沒有膽量撕破臉去強制留下。只是望著商隊帶起滿天的塵土往北而去……
江南的船隊到達大名府後,盧俊義就帶著人在碼頭迎接,把錢小波等人迎上岸後,將北邊定州等地設卡,不許運糧北上的情況告訴大家。
眾人一合計,只得將運糧的馬車分批往西北山西方向而去,有人攔車檢查,就說是給太原仲家軍運的糧食。同時,飛鴿傳書,請小仲帥派兵在路途接應。
仲家兩兄弟已經得到了趙重陽在海外立國的訊息,二人雖然沒有明確表態要效忠趙重陽,但是對於趙重陽及其手下的請求,只要辦得到,都是有求必應的。
十萬石糧食太顯眼,只是打著太原仲家軍的旗號,新任的大名府留守也沒有敢強行派人扣留船上的糧食。
前後分十批,才把糧食運完。盧俊義對錢小波道:“幸好山東的五萬石糧安全透過了定州,我們從山西方向轉運,就要多繞兩千多里路,推遲一個半月才能抵達楊家坪。”
錢小波道:“我們江南後續的糧食,可以用船運到信陽,由淮西那邊從信陽把糧食運到山西境內。這樣反而要節省幾百里路。”
對於錢小波的提議,盧俊義表示贊同。他們根本沒有想到,他們的大盛王這時已經抵達南京。有了大盛王趙重陽,所有的糧食運輸問題,透過系統就能解決了……
戴宗運用神行之術,半月時間,就帶著大盛王趙重陽從峴港抵達南京萬通商會總部。
趙重陽在這裡停留了兩個時辰,瞭解到現在宋廷已經對太行山展開了封鎖,前段時間是展開糧食禁運,這段時間是難民只許進,不許出,為的是怕太行山糧食不夠時,楊懷玉等人將難民趕出太山區。
趙重陽聽了王振南等人的情況彙報後,心裡笑道:老子將百多萬石糧食運往太行山,你就是將難民增加到百萬,我們也不會鬧糧荒。
當夜就將南京倉庫的四十萬石存糧清倉,全部裝進系統倉庫。為了節省體力,恢復精神,二人坐船北上揚州。
揚州還有五十萬石糧食,趙重陽到達後,沒驚動他人,只讓袁術明將這裡的總負責人找來,打了一個招呼,就讓他們離去,說施法運糧時,不能有人打擾。
趙重陽依照此法,陸續從淮西弄走二十萬石糧食、從山東弄走三十五萬石,加上前面兩次用馬車運去的十五石糧食,到了冬月初,趙重陽和戴宗抵達楊家大寨時,各地支援太行山的糧食已經達到一百六石,解決饑荒足足有餘。
因此,從冬月開始,太行山各縣的煮酒業又開始恢復,並隨著年關的到來,白酒的產量還略有增加。
趙重陽的身份非常敏感,到太行山後只對上層核心人員公開。對外一律稱趙公子或少會主,主要不讓金遼兩國的密諜和宋廷的奸細察覺,他已經悄悄地返回了中原。
一月後,武松等人帶著工作隊和龐秋霞、方百花、段巧巧三位王妃到來。時遷將東京的情報工作交給燕青和施恩,也和李雲一道帶著一千情報人員到達太行山總部。
臘月到來後,也許是天氣變冷,也許是周邊各地的難民已經全部跑完,難民幾手停止湧入太行山,具初步統計,切讓臘月初十,太行山的難民達到了一百二十萬。
加上原住居民,整個楊家軍控制區的軍民總人數已經達到一百五十萬,控制的縣已由原來的十個縣,增加到十六個縣。
只是冬季到來之後,大量難民湧入太行山,雖然沒有造成糧食饑荒,但房屋卻是人滿為患,軍營也儘量打緊,抽了一半出來安置最後到來的幾萬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