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的一年後,金國上層見大宋經過去年的旱災,國力進一步下降,就加緊摧促大遼軍方整軍備戰,準備今年秋收後,進入大宋北部大肆劫掠一番,並趁機圍住東京開封府,威逼大宋簽訂城下之盟,索要大量的財物和好處。
而宋廷軍方,新年結速後不久,在楊戩等人的把持下,在秦檜的慫恿下,居然要幹一番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起因是秦檜他們在年前毀滅太行山根據地的計劃徹底失敗,不僅沒有搞垮楊家軍,反而資助了他們百多萬人,使太行山成了像大名府、東京城、揚州府一樣的熱鬧地區。
有了這新加入的百多萬人口鴻利,太行山的繁榮是遲早的事。
所以,王黼、楊戩、秦檜等人於心不甘,不但斷絕了楊家軍的所有糧餉,還要找個油頭,汙衊他們聚眾造反,準備調節軍隊圍剿他們。
而與此同時,金人正在策劃讓田虎和王慶這兩隻他們養了幾年的惡狗謀反,正式豎起推翻大宋的王旗。
田虎這幾年,透過與萬通商會做生意,賺得滿缽滿盆,積累了大量的錢糧。特別是去年大旱,他藉機收容了大批青壯,如果組織軍隊,他立馬可組織三十萬人馬。
田虎的總寨中,去年來了一個重要人物,深得他的的器重。
此人叫宋江,表字公明,江湖人稱及時雨。此人生得矮小,膚色又黑,熟人又稱他為黑三郎。
這宋江家,家資鉅富,良田上千頃。並且在他十多歲時,他爹在自家的一座柴山上發現了一處銀礦。
他爹宋太公悄悄地顧人開採,派遣家丁看著,每年又多了兩千兩銀子的收入。
宋江年幼時,他爹找人給他算個命,說他雖然不能走正途入仕,但三十歲過後,命運可能發生轉機,以此兩兄弟都可能步入仕途。只是此子是耗錢的命,只有把家財散盡,才會重新獲得富貴。
兩兄弟雖然自幼讀書,但學業都不突出。宋江好歹十八歲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力,還中了個秀才,他兄弟純粹不是讀書的料。
宋江讀書雖然不行,但為人是極聰明的。他爹發現他天生具有組織領導能力,小時在村莊裡,組織小兒們玩抓賊寇的遊戲,搞得頭頭是道。
同時別看他個子小,從小喜歡舞刀弄槍,自幼給家裡的武術教習學武藝,限於天賦武藝雖然不高,但對護一般的莊家漢子也勉強能應護三五人。
由於家裡有的是錢,到了十四五歲後,宋江便提出要去遊學。
宋太公對“散盡家財才會獲得富貴”的說法,雖然並不全信。對於金錢方便,總是多多地滿足他。
宋江要去遊學,便讓他帶著充足的銀兩去。於是在十五歲那年,宋江帶著兩個保鏢,喊上兩三個同窗便到外面去闖蕩了三年,這一闖蕩就闖出個及時雨的名頭。
因為他帶著大量的錢財出發,遇到他認為賢著名的江湖好漢有困難,總是有求必應,送盤纏路費不在話下……
十八歲回鄉考上秀才後,發誓不再寒窗苦讀,他爹就花錢託關係在縣衙門給他找了個書吏的差事。幫著縣上抄寫文書、統計稅收銀錢。
因為他極善鑽營,又捨得花錢,兩年後就當上了縣上的書吏頭兒押司。
當上押司後,宋江更是結交縣上的名流,在小小的鄆城縣混得風生水起。
他絲豪不以作一個刀筆小吏為恥,反而給自己定下調子:刀筆敢追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
把自己豪爽方便定位成戰國四公子之首的孟嘗君,把自己文案方便的能力定位成漢初三傑之首的蕭何。很快,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宋押司仗義疏財的名聲再次傳遍江湖……
只有具有上千年的見識的趙重陽才知道,其時,大家看到、聽到的這些,都只是宋江的表面現象,從實質上講,宋江是一個個典型的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
一方面,他急公好義,仗義疏財,在江湖上,在公開場合表現出良好的公眾形象,嚴然成了山東的江湖明星。
另一方面,宋江又是一個權力慾相當強的人物,他覺得自己既然在仁義方面不輸孟嘗君,在刀筆和處理政務方便的能力,能與大漢開國丞相蕭何相比,那麼自己就當該像他們那樣,收穫無數的小弟,過起前呼後擁,甚至是喝風喚雨的日子。
所以,他急公好義,仗義疏財都是為了收穫一部分終身跟隨的小弟。當然,江湖上任何時候都不缺少追星者,故宋江最終能一呼百應……
從本質上講,宋江是一個權力慾極強、假仁假義的江湖名人。因此,趙重陽再三告誡山東萬通商會的下屬,對宋江要保持距離,儘量不要跟他有交集。
這樣,在另一個時空對宋江非常崇拜的李逵、武松、柴進等人,至今不認識他。就是作為宋江同鄉的晁蓋、吳用、阮氏三雄、白勝等人,都只是與宋江相識,但並無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