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趙構和秦檜去了哪裡呢?他二人自然是到了方臘這裡。
原來,解珍領著兩千人悄悄地出了城門後,在前面眾多人員的掩護下,要去執行的特殊任務就是根據偵察人員提供的線索,隱藏在趙構觀戰的高地附近,尋找機會劫持趙構,完成合約。
等待趙構派出大批親衛營的人去營救被圍的宋軍時,機會來了。解珍他們就選好風向,往山上放迷煙。
不一會兒,趙構、秦檜及五百衛兵全都被迷煙迷翻,解珍帶著兩千特戰兵像弄一群死豬一樣一的,三人一個三人一個俘虜,輕易就將他們弄回了許昌城。
各位讀者是否要問,趙構為什麼一會登高觀戰呢?是的,一定會。
趙構作為三軍統帥,雖然會有人隨時向他報告戰鬥的情況,但他更願意親自看到自己的軍隊在戰場上英勇拼殺,打敗敵人的壯觀場面。
還有,戰場上的變化經常出人意料,親自觀戰,好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戰術,掌握主動。
觀戰,當然是離戰場較近的高地最好。所以,古代的統帥,在兩軍大戰之時,一般都要選擇高地,觀看戰鬥經過。
其實,吳用當初制定的計劃主要是為了擒獲趙構,逼他簽定聯合作戰的條約,共同對付王慶。以實現趙重陽提出的,獨立佔領淮西,往川陝甘發展的大計。
這樣就可以和西北的劉仲武、折可與等人形成呼應之勢。到時,無論對付遼人還是金人都容易得多。
至於還擒獲了秦檜,純粹是買一送一,意外的收穫。
但方臘和吳用從趙重陽那裡知道,這秦檜是大奸大惡之人,他私通金人,設計將宗澤、李綱趕出朝堂,蠱惑趙佶裁減大名府、太原等地的兵馬,驅趕百多萬難民上太行山,每一樣都是於大宋無益,於金人、遼人有利的勾當。
因此,吳用勸方臘一定要廢物利用,將秦檜好好收拾一番。
吳用說,既然他喜歡當間諜,我們就把他弄成我們大盛國的間諜,讓他隨時為我們提供金人和宋廷的情況。
吳用和方臘當然知道,越是大奸大惡之人就越難對付。
所以,一開始,秦檜對方臘和吳用的威逼利誘無動於衷,虛以委蛇,顧左右右而言他,或者是避重就輕。
後來,方臘讓他嚐了幾秒鐘分筋錯骨的嗞味,他終於嚐到了生不如死的鹹覺,老實多了。
將他裡通金國,為金人出美人計掌控遼國的事情交待了。將逼宗澤辭官,將李綱調到四川的事交待了。將為金人掌控北方的密諜,長期為金人提供情報的事情也交待了。
唯獨沒有交待的是,今年秋收後,金遼準備南下中原,大肆劫掠一番的事情。這說明,那怕面臨死亡的威脅,秦檜也不會老老實實地做人。
吳用讓他把自己的罪行用他那獨一無二的仿宋字型寫出來,並簽字畫押。
吳用最後告訴秦檜:“你今後只要聽我們的話,為我們提供金人和朝廷的的情報,那麼這篇認罪書就永遠不會公開,否則,這封認罪書一旦公開,你們夫妻倆將死無葬身之地。成為千人唾罵,萬人追殺的物件。”
“你現在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是勸說趙構與我們合作,聯合滅掉王慶。然後我們就要王慶在淮西的地盤,朝廷可以把洛陽、許昌、登州、禹州收回。”
“我們管理的地盤,我們不會少朝廷的稅收,但朝廷不能斷了我們的商路,我們也不會接受朝廷的官職。”
“總之,朝廷只要不招惹我們,我們決不會向由原進攻,威脅朝廷的安全。你成了我們的人後,我們會隨時與你聯絡。”
“李綱、張叔夜、李若水這些忠臣,你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在朝中出了問題,拿你的命來抵。”方臘知道,不給他敲警鐘,李綱等人性命堪憂。
收服了秦檜,接下方臘、吳用與趙構的談判異常順利。最後,雙方達成協議:
一是雙方至今日起休兵罷戰,並派人通知宋軍大營,太子殿下和軍師都無恙。
二淮西大元帥方臘帶兵協助朝廷剿滅王慶。王慶被消滅後,王慶淮西的大部分地盤由方臘接管,洛陽、登州、滎陽、許昌等由朝廷收回。
三是雙方在邊界互通商路,允許人員自由往來,不搞敵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