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招攬

隨著心靈脩為的增強,雖然不能做到事事都洞察秋毫,但有許多的時候,還是可以提前預知。

當達到“活死人”的境界以後,秦至庸就預感到,自己該離開了。因為他在此方世界想要獲得的東西,已經獲得。再待下去,與修行無益。

除非,秦至庸願意在修行上停滯不前。

修行,就如探索學問,永無止境。秦至庸當然不會停下修行和探索的腳步。不過,他心中倒是有點遺憾,張無忌經過他和張三丰的培養,還沒有成長起來,不知道以後張無忌的修為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此刻離開,秦至庸採集到的張無忌的修行資料,其實是非常不完整。不過,事已至此,強求無用,萬事萬物,不可能都是那麼完美。缺陷,在某些時候,並非就一定是壞事。

秦至庸離開的時候,沒有去見劉伯溫和朱元璋。他給秋月和靈霜留下了一封書信,就這麼幹乾淨淨地走了。

至於張無忌以後還能不能做明教的教主?朱元璋什麼時候才能推翻元朝?這些都不再是秦至庸所關心的事情。

**********

秦至庸來到了北宋時期。

這裡的江湖氣息,比起元末時代更加濃厚。

丐幫作為天下第一大幫,可謂是人多勢眾,氣勢如虹。其江湖地位,堪比武林聖地少林寺。特別是剛登上幫主之位的喬峰,被譽為“北喬峰”。他和南方的慕容復,並稱為“北喬峰南慕容”。

喬峰和慕容復是江湖武林中年輕一代最頂尖的高手。他們有資格享有這個盛名。

只不過,慕容復自視甚高,太過於自傲。總是覺得自己比喬峰更厲害。喬峰,不過是一介草莽,和自己齊名,是辱沒了慕容世家。

秦至庸現在居住的地方,就是在蘇州城。

來蘇州城的時候,秦至庸是身無分文。

用了三天的時間,秦至庸賺了銀兩,買下了城東的一間大宅院,將其改造成了“回春堂”醫館。

懸壺濟世,妙手回春。故名“回春堂”。

秦至庸的醫館,不但給人治病,還會教弟子醫術和修行。

由於秦至庸沒有名氣,來醫館拜師的人,都是貧民子弟。

貧民,連寒門都算不上。

寒門子弟,一門心思想著讀書,想著科舉,想著出士做官。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思想在大眾的心中早已經根深蒂固。

寒門有機會讀書,而貧民則是連讀書的機會有沒有。貧民願意把孩子送到“回春堂”來,除了讓孩子謀求一技之長,作為立身之本以外。更重要的是,來回春堂做學徒,可以吃中午和晚上兩餐。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把家裡的半大小子送到回春堂做學徒,算是給家裡減輕了非常大的負擔。

回春堂開館,已經有了八個月的時間。

八個月,不長,但也不短。八個月,足以讓回春堂在蘇城打響了名氣。也足以讓回春堂的三十個學徒脫胎換骨。

秦至庸配製出致幻的藥物,再用心靈之力,輔佐三十個學徒修行。到了今天,三十個學徒,有十八人可以做到深度睡眠。至於養生功第一層功法,他們都已經入門。

能做到深度睡眠的學徒們,修行起養生功法來,更是突飛猛進。

上午。

秦至庸在大堂裡給孩子們講課。

“回春堂的藥材,有一百三十餘種,藥物的辨認、整理、用藥,你們大部分人已經掌握。”秦至庸盯著三十個神情專注的學徒說道,“吃了午飯以後,趙五你帶著十四人出城採藥。你要照顧好其他人,天黑之前,一定要回來。王芸,你帶十四人留守醫館,給來醫館的病人看病。學了知識,就要運用到實際之中,否則就毫無意義。什麼是知行合一?動腦和動手完美結合,就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