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平一行專家在教育部部長的安排下共進午餐,李德坤和國立大學籌備組的人作陪,穆新以要回去彙報為由拒絕了。
葉天民並沒有讓他離開之後去找他,他就去了知否傳媒公司去找李雪飛去了。直覺當中,穆新覺得這件事會需要黎民文化傳媒集團的輔助。
果然,穆新在找到李雪飛之後沒多久,葉天民的電話來了,也正是要前來知否傳媒公司。
李雪飛因為事先已經知道了,所以葉天民來了之後的吩咐一點也不意外。知否的影片網站和微話網開始出現和熱推有關拉法傳統文化的話題,一些幾年前的影片和話題被推上了熱搜榜。
這邊在開展輿論,葉天民找到國立大學校長李德坤,建議由國立大學來編制大綱,不再受限教育部的要求。大綱的目的就兩個基本要求,第一傳播拉法傳統民間技藝,第二透過技藝傳承的師徒關係和相處,傳播拉法的文明和文化。
也就是重心依然在非遺文化技藝方面,這樣一來不會給所在地帶來任何的矛盾衝突。只是傳授技藝方面更加註重禮儀方面的堅持,在這個方面將由天民學校的老師重點的對後備人選進行培養。
技藝與禮儀結合,透過傳授方式積極的去不著痕跡的踐行,不會引起反感,同時基礎文化的一些知識,可以慢慢的與當地進行接觸。
如果缺乏文化自信,盲目的看著國外的月亮更圓,本身風雨學院是要傳播拉法文化的,結果被這群專家弄來好像是去國外淘金一般。
交流學習有必要去搞個風雨學院嗎?而且從封平的語氣語調和簡單的介紹,可能還不止如此。
甚至,對於籌備組前期選定的後備人選,有種不屑一顧的意思。
葉天民甚至在想,他們可能是希望自己出去任教,拓展自己在國外的名聲,又回到拉法帝國來彰顯自己的價值,這與風雨學院的初衷已經脫離了。
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拉法帝國的國之根本。
與姜總 理分開之前,葉天民也終於聽到了實話,為什麼會讓葉天民來主辦這種“民間交流”,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無論是哪個部門近些年,和經濟發展一樣,都出現了類似的狀況。
越來越多具有話語權的人,開始在公開場合否定自身文化,說崇洋媚外有些嚴重,但的確是把拉法帝國文化、經濟,甚至重視的非遺傳承當成了過去式、落後的。
不去挖掘、發展拉法帝國自身文化,革故鼎新,而是一味的崇尚國外的。油畫的市場超出了丹青古法畫,所謂的抽象派佔據了原本寫意、工筆。以經濟利益為目標,捨棄了傳統文化中公德意識。
幾千年在拉法帝國這片土地上,從農耕文明一步步向現代化發展中,傳承之所以不斷的被撇棄,正是有一群人,正在宣揚一種似乎不淘汰自身的文化和經濟理念,就一定會失敗的觀念。
拉法帝國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是夯實前進的根基,其中的各種內容已經成為拉法帝國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拉法帝國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獨特標識。
一旦開始否定自身文化,沒有了文化自信。拉法帝國今後要陷入的不只是戰爭,甚至會文化消亡。沒有自身文化的民族和國家,終究是過眼雲煙。
葉天民從姜總 理的感嘆中理解到一些思想,這不是他以前能接觸到的,他能做的和已經做的不過是從個人角度出發的多,但真正產生絕對影響的,儘管黎民文化很早之前就已經存在,可除了自身所需的宣傳,以開始並不注重利益收益之外,其實真的做得不多。
他知道自己揹負不起這樣的重任,從姜總 理一次一次的安排他的事來看,似乎大佬們就是要藉助他這個看起來不按牌理來的人,做一些事來推動。如果是這樣,葉天民覺得自己還是能做很多事的。
所以,在安排了李雪飛、高文峰接下來的一系列安排之後,他帶著穆新和國立大學校長李德坤去談心了。
李德坤和他畢竟不一樣,體制內的大學校長,家國情懷肯定是有,但是要讓他和葉天民站在同一個陣營來做這些事,難度很大,他甚至都察覺不到多少的希望。
事實就是如此,在談到關於風雨學院的大綱編制的時候,李德坤就已經表現出了一種抗拒,教育部是直屬的行業主管,他沒覺得自己可以抗得住,或者有必要去這樣做。
現在的李德坤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了,專案申報上去了,學校也宣講了,教育部的初始大綱雖然並沒有宣讀成功,可實際上已經定稿了。葉天民極力的反對從自身的角度他是贊同的,因為從課題組說出來的話,他就已經知道這些人並非是為了傳播文化,而是想借機淘金增強自身的社會影響力。
“葉總、葉老弟,你說的大綱國立大學編制沒有一點問題,關鍵是上面走不過啊!我也是要受限制的,如果今年我就退休,我可以很直接告訴你,做就行了。但是我退休之後接任的領導會怎麼處理?你又去說服他,能不能說服是一回事,重複的去做這樣的事,吃力不討好。依我說,乾脆我們都撤了。這件事國立大學來面對逃兵這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