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981卷9:愛廠如家教育

會上,朱先進對“努力工作”作了發揮,他說:“今後我們只有努力工作,明天才會越來越好,天上掉不下金絲鯉,只有鞋山湖裡才有金絲鯉抓,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技術,才有可能抓得到這隻金絲鯉。

換句話說,能抓金絲鯉的人報酬也就越來越多,大家要關心國家的事、工廠的事,才能處理好自己的事,工廠買了臺電視,是想讓大家瞭解世界,瞭解國家,讓大家明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大家追求外面的生活,嚮往外面的生活,這種生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靠我們努力工作才可能爭取得到,努力工作是我們工人階級不可迴避的主題。”

臺下車隊司機侯堅帶頭喊起了口號:努力工作,為了美好生活。

大家一起喊了幾遍“努力工作,為了美好生活。”氣氛確也相當鼓舞人心。

當時胡廠長也表揚過他的政治敏感,同時肯定了他的立場,他的思想,他的坦誠,幹革命,就是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決不能討好人,陰陽人,糊塗人。

也正是這樣,在6806廠,大家都活得陽光得很,即使是不愛講話,性格內向的冤大頭,也愛說愛笑了。

鄭小花站了起來,她說講了自己的許多感受。大家掌聲不斷。弄得她臉紅了多次。

我是1965年春天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這黃泥嘴,當時是一片森林和金黃的湖坡,剛來,挺好玩的,過了三天,不好玩了,才感覺這是個 “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地方,黃泥一片,要什麼沒什麼,住帳篷,燒柴火做飯,端著臉盆洗澡,走不出一千米就沒路走。

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天天換襯衣,泥黃洗不去。這鞋山湖也是鬼氣,一年四季,風不缺,天天刮,颳得很多人都雙眼迎風流淚,日子過久了,再颳風也不流淚了,有的人說是流乾了,不是流乾了,後來才發現,是淚腺經過大風的考驗,適應了,就像我們一樣,慢慢也適應了,在這安家了。

有一次,我們去斫柴,碰上了犲狗,我拼命往回跑,幸好同事起來及時,命是保住了,還是給犲狗咬傷了腿,還送到117醫院住了半個多月。那時這裡農村經常有小孩給犲狗的野狼刁走的事情發生,現在想起都害怕。那段日子真的是終生難忘。

我們哭過、想過家、迷茫過、痛苦過,但我們沒有想過離開,沒有想過放棄,那時就是一個信念,想信黨和政府,相信自己能把這裡建設成自己的家園,相信自己能為建設新中國添磚加瓦,相信這就是為共產主義奮鬥。

就是靠這樣一口氣,一種精神,一種追求,我們走過來了,就像偉人說的一樣,我們一天天好起來了,真的好起來了。

如今,條件好了,有澡堂、電燈、電話、樓房,公路也修好了,像城裡人一樣了,這都是大家付出了愛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熱血,才有今天的樣子。

那麼苦的日子都沒難信我們,我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因為我們也成長起來了,我們的國家一天富強起來了。沒有什麼是我們不能戰勝的。

在鄭小花心裡,只要有新中國,只要有工人階級,就有自己美好的未來。她親歷了從一窮二白到自給自足的發展歷程,所以他說話的底氣,也是出自心底的。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朱先進這麼做也是有他的道理,他說:“現在年青人都想著南方,惦記著南方,哪裡彷彿就是金礦,等著人們去揀拾,弄不好員工隊伍就不穩定,今天這個請病假,明天哪個家裡有事,有的人就是請假偷偷去哪個叫深圳的地方看看去了。

那裡也不是人間天堂,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創業就得有付出,那裡建設得再好,也是別人的。

我們有自己的工廠,自己的工廠,我們也能把它建設好,把它建設成鞋山湖的深圳,鞋山湖的特區,鞋山湖的視窗,那才叫成功,才叫自豪,才叫驕傲。

今天的愛廠如家教育,是一個夢想的座談會,是一個留住員工的交流會,是一個堅定信心的動員會,是一個工廠發展的討論會交心會。

只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才能留得住人,留得住人才。但值得驕傲的地方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那是要靠我的智慧和聰明才智建設出來的。”

朱先進也不是傻子,他自己也想過深圳,也想過溜之大吉,員工有相法是再正常不過的:“走出去是路,留下來也是路,我希望我們一起共事,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侯堅說:“我剛來工廠,那什麼車,都是吉斯、卡斯,都是蘇聯老大哥的,我們國家一窮二白,這不幹過來了,什麼車都有了,什麼麼井岡山牌,躍進牌,紅旗牌,都是響噹噹的。這就是我們這幾代人的驕傲和自豪。”

他看了看大家,“我們這幾代人,吃了苦,受了累,擔了驚,但是我們幹出了自己的成績,對得於祖國,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現在工廠發展了,條件不好,能有單獨的公交線。沒有成績,政府會安排我們工廠傳經送寶。說明我們是有能力的,是有本事的,所以,我們要愛惜自己的家園,愛惜自己的過去,才能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李長生說:“我從南京來這裡時,那真是不適應,一片荒野,交給我們,一片湖灘,面對我們,我們沒有退縮,沒有認慫,幹起來了,一干就是一生啊,回頭看看,欣慰得很,我們有了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工廠,自己的天地,這熱血和青春在鞋山湖開花了。

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特區需要人才,你的家園也更需要你。為了鞋山湖紡織的明天,我們還要努力。

吃飯穿衣,中國主題。農民種好地,我們織好衣。我們打好了穿衣牌,發揚紡織工人的光榮傳統,譜寫一部紡織工人新傳,企業生成,發展,壯大自己自然不必說,我們的明天一定會令人刮目相看的!”

朱先進鼓起了掌:“我們可謂是佔盡天量地利,只要人和,我們一定會有機遇的。”

“富在深山有遠親,我們不是經濟效益好,會有那麼多人來我們工廠打工麼?”胡永紅笑了笑說,“這就是圍城現象,你想出去,進來,一進一出,週而復始,這就是生活。”

張為國說:“到得鞋紡三十年,贏得自己一片天。丟妻別子去淘金,值不值得掂一掂。”

張為國開了腔:“說不迷茫也迷茫,畢竟鞋紡離城遠。生活暫時無憂慮,面對開放咱怎幹。”

朱先進插話了:“這就是今天我們活動的目的,第一步留住人,留住肯幹,留住人才。第二步尋找機遇求發展工廠。第三步目標是要把工廠建成江南乃至中國和紡織基地,紡織城。繼續發揚鞋紡人的精神,代言紡織人的風采。”

當時,朱先進心裡擔心那,只是不好說出來,招工計劃,國家卡得很死,走一個,半年一年的也補充不了人員。他只能靠請些臨時式來工廠幫忙,這生產不能停啊!再者他還有自己的打算,想要做件讓局領導開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