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7章 九死一生 第928章《時代》雜誌揭示出來的秘密!(求月票!)

這本雜誌,除了內容全都是特稿之外,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圖片!正本雜誌,幾乎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圖片,而且全都是巨大的帶有衝擊力的圖片。這些圖片內容豐富,很多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報紙上面的。圖片和文字融合在了一起,極大地支撐了文字的內容,增強了文字的說服力。

這樣的一份雜誌,光從形勢上來,就已經是一枚重磅炸彈了。

當然,讓這份雜誌火起來的,還是內容。

這27篇文章,幾乎每一篇都如同從天空之上呼嘯而下的炸彈一樣,絕對能把民眾炸得嘴歪眼斜,瞬間就可以完成征服。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的調查實在太相信,太有說服力了。

整本雜誌的第一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片,題目是《約翰.馬施是誰?》。

一開頭,這篇文章就開門見山:“約翰.馬施是誰?這個問題如今在美國已經變成了焦點。那天晚上,他掏出了槍對準柯里昂先生扣動了扳機,他是刺殺柯里昂先生的人。與此同時,他是佐治亞州民主黨的忠實成員,他是被民主黨前任領導人阿爾弗雷德.史密斯救過性命的人,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忠實擁護,他是《亞特蘭大日報》的編輯,是極端的南方主義。他是瑪格麗特.米歇爾的丈夫,他的妻子目前正在寫電影《亂世佳人》的,並且是這部電影地顧問之一……”

文章用一連串的排比句來界定約翰.馬施,接下來。文章開始老到地分析約翰.馬施為什麼會把他的槍對準我。

先,文章分析了約翰.馬施和阿爾弗雷德.史密斯的關係,而且裡面說地一些故事,估計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原來約翰.馬施在遇到阿爾弗雷德.史密斯之前,是一個十分落魄的人,因為欠債,他的一家都被黑幫擊殺,當黑幫的一個小頭頭把槍對準他的腦袋的時候,阿爾弗雷德.史密斯的車正好從旁邊經過。那是一個空空如也的巷子。阿爾弗雷德.史密斯那天讓自己的手下救下了約翰.馬施,同時也殺了他的那些仇人。並且將約翰.馬施帶回了民主黨,讓在黨內做事。也是從這個時候起,約翰.馬施把阿爾弗雷德.史密斯看成了自己地救命恩人,對於史密斯。他是忠心耿耿的。

阿爾弗雷德.史密斯是民主黨這麼多年來少還有的睿智之人,在他的領導之下,民主黨形成了幾十年來少有地昌盛局面,甚至有可問鼎政權的資本,並且成功機會十分之大,但是隨後一部《與狼共舞》,讓阿爾弗雷德.史密斯壯志未酬,民主黨的輝煌轟然倒塌,連他自己也因為中風而不得不在醫院裡面度過餘生,不得不辭去了黨內領袖的職務。

這件事情。讓約翰.馬施心底對我生出了無盡的恨意,他曾經找過阿爾弗雷德.史密斯,要提史密斯出一口氣。他告訴史密斯他的命就是史密斯的,他願意幹一切事情。

而史密斯並沒有答應他,史密斯讓他繼續支援自己的繼承人富蘭克林.羅斯福,並且叮囑約翰.馬施對待羅斯福就如同對待自己一樣。接下來,文章用了極長的篇幅擠在了羅斯福和約翰.馬施之間的關係。透過這些文字,人們第一次知道,約翰.馬施是羅斯福地心腹之一。他親自被羅斯福安排在民主黨的最重要的一個堡壘佐治亞州。擔任《亞特蘭大日報》編輯地同時,他的真正身份是佐治亞州民主黨總部的五個領導人之一。

羅斯福本人對於約翰.馬施十分的看重。幾乎每一次都到佐治亞州都會到約翰.馬施家裡面作客,約翰.馬施也對羅斯福本人推崇備至,是他的那套政治理念的信仰,並且堅定地認為之後羅斯福才能夠領導著民主黨走向勝利。

約翰.馬施把對阿爾弗雷德史密斯的愛、尊敬全部放在了羅斯福地身上,與對待阿爾弗雷德.史密斯相比,約翰.馬施對待羅斯福地感情顯然深厚了一層,那就是政治信念。出任民主黨官員的約翰.馬施,對於羅斯福地政治理念頂禮膜拜,羅斯福的理想也是他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可以在羅斯福的指使之下幹任何事情。

阿爾弗雷德.史密斯辭職之後,民主黨搖搖欲墜,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羅斯福上臺之後,不僅短時間內恢復了民主黨昔日的榮光,更帶領了民主黨向勝利的道路上大踏步地邁進,這個時候,約翰.馬施是內心喜悅的。但是接下來的一連串的打擊,讓他的這種喜悅很快就煙消雲散了。羅斯福和民主黨很快就開始一次次失敗,而且一次比一次厲害,到最後,身為領袖的羅斯福都被人當眾扒光了衣服抽得死去活來最後關進了監獄。民主黨的再一次倒塌,和一個名字聯絡在一起,這個名字是約翰.馬施熟悉的——安德烈.柯里昂。

然後,文章又分析了約翰.馬施的南方主義情緒。身為亞特蘭大人,約翰.馬施是堅定南方主義,因為在南北戰爭中,他的一家幾乎全部被北方人殺掉,只剩下他的祖父,很小的時候,祖父就對他說起那場戰爭的點點滴滴,這讓他稱為了一個堅定的南方主義。同時,到了他這一代,馬施家族再次遇到了屠殺。這場屠殺的兇手,也是北方人。

所以,當約翰.馬施聽到夢工廠拍攝了一部名為《林肯傳》的電影為南北戰爭大唱讚歌的時候,當他聽到安德烈.柯里昂在媒體上公開讚揚那場戰爭和林肯地時候。當他聽到這個仇人帶著劇組出現在亞特蘭大的時候,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文章中,作詳細地記錄了夢工廠劇組在佐治亞拍攝的時候生地事情。約翰.馬施帶著人破壞劇組,還放過火。後來現自己的妻子被劇組聘請當顧問並且和劇組裡面的人態度親密,約翰.馬施和夢工廠劇組的人生了衝突被暴打了一頓,接著因為煽動騷亂,他最喜歡的事業《亞特蘭大日報》被關閉,他本人也被判處了幾個月的監禁……

這位作似乎對約翰.馬施的感情生活十分的感興趣,文章中記載著一大段關於約翰.馬施和瑪格麗特.米歇爾之間的感情故事。年輕的時候。瑪格麗特.米歇爾在亞特蘭大還是有些名聲地,一方面,他的父親是市裡面的歷史學家,亞特蘭大的市民都很尊敬他。另外一方面,瑪格麗特.米歇爾地容貌也比一般的亞特蘭大女孩漂亮得多,而且瑪格麗特.米歇爾還是個才女,因此在男人圈中很受歡迎。開始的時候,約翰.馬施也把瑪格麗特.米歇爾當成故事來聽,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和這樣的一位漂亮女人有什麼關係,更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她的丈夫。

他們之間開始於一個稿件。當時約翰.馬施在《亞特蘭大日報》裡面擔任編輯,那個時候,瑪格麗特.米歇爾寫了一篇稿件寄給了約翰.馬施,約翰.馬施看完了之後。對於米歇爾十分的欣賞,就鼓勵她在寫一些來,兩個人約定見面。彼此印象很好,在約翰.馬施的鼓勵之下,米歇爾寫出了一些列的文章,並且以《亞特蘭大日記》的總標題表,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也是維克多.弗萊明之所以拍攝《亂世佳人》地由頭。

在交往的過程中,約翰.馬施開始對瑪格麗特.米歇爾展開了瘋狂的準求。他採取地方式是有些專橫的。但是瑪格麗特.米歇爾被這個男人的魅力折服了,兩個人在一起一年之後就結婚了。

結婚之後。約翰.馬施的霸道性格,讓瑪格麗特.米歇爾成為了他的私有財產,他愛著自己的妻子,愛得瘋,也因為如此他近乎變態得禁錮著妻子的自由。

所以當他現自己地妻子在夢工廠地劇組裡面,而且是和一個男人從帳篷裡面走出來的時候,他會產生怎樣地想法。

那次事件之後,瑪格麗特.米歇爾和約翰.馬施之間的感情就產生了縫隙,瑪格麗特.米歇爾終於人受不了自己的丈夫了。不久之後,瑪格麗特.米歇爾就搬到了父親的家裡,和約翰.馬施開始分居,而約翰.馬施自然把這件事情記在了夢工廠的賬上。

這些事情綜合在一起,已經能夠說明約翰.馬施為什麼會選擇刺殺了。

這篇文章最具有震撼性的地方,是三張照片。這三張照片一看就知道不是透過正常的途徑獲得的。照片看起來和一般的照相機找照來的照片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模糊,而且從光線上看也無法和照相機中的照片相比,而且清晰度上粉本無法達到正常的標準。

寫這篇文章的記說這三張照片不是從照相機上來的,而是從一位業餘攝影愛好拍攝的一段只有一分鐘作用的膠片上摳取的。

這個業餘攝影愛好是一個電影迷,有一臺小型的攝影機,這一天晚上,他的妻子過生日,一家人在華盛頓的一個餐館慶祝,妻子吹蠟燭的時候,這位先生拿起了攝影機拍攝了妻子吹蠟燭的鏡頭。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拍攝的這段只有一分鐘的鏡頭,卻拍下了一段讓人震驚的秘密!

今天一萬三千字。

看了一下評論區,想說一些話。

先是“終點之都市言情”大大的評論,還有“四郎阿福”的,呵呵,上一章小張寫到了大褲衩,被你們給看到了,嘿嘿,眼睛實在是太銳利了。小張也是隨便在書裡面感想,這麼含蓄都能夠讓你們看出來,實在厲害。佩服佩服。

然後是月影清風大大的。他的話,讓小張很感動。他說“我覺得你應該繼續寫下去,不要在別人質疑你寫的是否太長時而收手,也許他們在看你的笑話也說不定呢。這本書很耐看,在閱讀疲勞時總能有新的*,在現在寫書的人有這種構思的太少了,畢竟能不間斷寫出小*的作太少了。希望你能繼續寫下去。就算現在不適應北方氣候我也希望你能寫下去。”,其實說我寫得太長的人應該早點結束的人,真的有,當然了,這些人當中,什麼樣的都有。小張是固執的人,只要大大們支援,俺會按照原先的設想一直寫下去。關於字數,我從來就沒有怎麼考慮,沒有考慮多還是不多。我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儘量使這本書完美,這就足夠了。

說真的,在評論區裡面,經常可以看到搗亂的人,都是之前因為種種原因和小張結下樑子的,基本上他們一露頭大家就能猜出來,小張也懶得理。不過支援、愛護小張的大大們,還是佔了絕大多數的,沒有你們,小張不可能堅持下來寫出這麼多的字。

這些支援俺的大大們,有的瘋狂砸票,有的提出很好的意見,有的更是直接給我來長長的好創意,大大們用各種形式支援小張,小張都記得。

你們對小張的好,小張無以為報,只有加倍寫好這部。

這是小張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