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目光看過去,前面貌似是一片白樺林。
陳凡指著紅葉跟白樺樹幹白相間說道:“各位,你們看,前面,我們就又要進入一片白樺樹林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咱們的能見度會更高,看到的也沒有之前在楓樹林裡走的時候那麼暗了。”
“還有,秋冬季節,走進白樺林,可以收穫各種的蘑菇,甚至是一些小野果,其他雜木等。
而且白樺林一般喜歡長在土壤疏鬆,水分更多的地方,這就說明,在前面附近,咱們又能遇到水源了。
而且你們看,白樺林都是一小片一小片長著的,那些中間空出來的地方,就是其他灌木雜草生長的地方。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這個季節,在大興}安嶺老林子裡,還能收穫一種我們見識到的食物。
嘿嘿,這裡先保留一下,等到了的時候,我再指給你們看。”
陳凡故意賣了個關子,帶著小河套,繼續朝前面出發。
而這時候,直播間一幫水友卻是不同意了。
“我是學術帝:下午下課了,凡哥,你剛剛不是說了子彈蟻嗎?我看你的手,有沒有蜇傷出現紅腫。”
“巴巴拉洪荒:對,子彈蟻我也看過紀錄片,聽說是最為致命的惡魔昆蟲,看看主播剛剛被叮咬的地方,有沒有惡化。”
“捕魚達人:啊,咱們華夏,真的有子彈蟻嗎?那不是幾萬公里以外的南半球才有的嗎?”
“瘋狂急先鋒:快,主播快給我們解釋。”
陳凡看著這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熱心老鐵們,不得已,亮出空著的右手背道:
“你們看,是有一點小紅點,不過面積也就三四厘米,到明天,應該就沒事了。
至於小河套,你們也不用擔心,它的皮又厚還柔軟,子彈蟻根本就傷不了它。
這種子彈蟻,我看了,跟南美的子彈蟻還是有些區別的,個頭只有它們的三分之二,毒素的話,估計也是一樣的,沒那麼厲害。”
“以後,有機會到南美去,我會預防這種昆蟲,另外,被評為“全球十大毒性最強動物”之一的子彈蟻,熱愛挑戰,戰鬥力十足,也可以稱它們為螞蟻界的平頭哥,尤其是它的體力,竟能將比它們體型要大幾倍的昆蟲和小型蛙類視為撲食物件。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令不少大型動物聞風喪膽的子彈蟻,卻有看似微不足道的剋星。
那就是:比它們小很多的駝背蠅—蜜蜂的一種寄生蟲。
駝背蟻樣子很像小螞蟻,成蟲的體長只有三、四毫米。子彈蟻為何會成為駝背蠅的手下敗將呢?那是因為子彈蟻的毒素對駝背蠅絲毫無用;
駝背蠅很小,即使子彈蟻揮舞大鉗發起攻擊,也不能給它們造成任何威脅,這就是駝背蠅體型小的優勢。
更致命的是,它們能輕而易舉地爬到子彈蟻身上產卵,那些比子彈蟻小近100倍的蛆蟲,成了子彈蟻生命的終結者。
而我們之所以稱呼它們為子彈蟻,也是由於真正的子彈蟻咬過的地方,猶如被一顆子彈擊中那樣的疼痛。
我在一本知名旅行雜誌,藍色星球上看到過一段關於子彈蟻的。
米國知名的昆蟲學家賈斯汀·施密特為了知道被不同昆蟲蟄咬後的感覺,竟親身體驗了150多種昆蟲的蠶咬,其中就有子彈蟻。在他編寫的“施密特疼痛指數”排行榜裡,被子彈蟻叮咬後的疼痛指數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