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亞洲巖蟒,常年棲息在熱帶,亞熱帶低山叢林中,也有在荒島上,比如我們這種情況的。
善於攀爬,吃飽了以後,嗜睡,有點像考拉的習性,睡眠時間很長。
然而,它的爆發力也是驚人的。
2003年猴子國北面撣邦府,一名13歲上小學的男子,就被這種巨蟒追了整整十幾裡,最終是由村裡人一起,才把它趕走的。”
“按理說,它們晝伏夜出,是夜行動物才對,不過可能是最近幾天的天氣反常,它餓了,所以出來捕食了。”
“亞洲巖蟒在捕食時,常慢慢爬行接近獵物,迅速咬住後用身體纏繞致死,並壓扁成長條形,整個吞食下。
我看到有朋友問,蛇不是要冬眠的嗎?為什麼它沒有。
那我就好好給你們說說。”
“首先,這裡是熱帶,基本上是不存在巖蟒冬眠一說的。“
“額,原來是這原因。”
“不過,這種亞洲巖蟒也是能夠冬眠的,在溫度低於8攝氏度,巖蟒就會進入冬眠,同時,疾病發生率也相應提高。
如果不是為了繁殖的話,養這種蟒蛇,還是要控溫。”
“與此同時,在我國,他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南蛇,琴蛇,最大的特徵,就是喜歡待在淡水周圍,或者是樹幹上。”
“凡爺,這條巖蟒是公的還是母的啊?”
陳凡看到這裡,結合對面體型來看,回答道:“應該是母蛇,因為它比較大,看上去雖然才是青年期,但整體偏臃腫,性格也相對溫順。”
“一般母蛇平均壽命要比公蛇多八到十年,體積也相對大四分之一左右。公蛇通常成年六米左右,但母蛇最大的,曾經超過十米,體重甚至是超過一百八十千克。”
“天,這麼重,那凡爺,這條巖蟒估計多重?”
“應該有六米多長,體重在八十千克左右,加上吞下去的獵物,一百千克是有的。”
陳凡挫著下巴,微微泛黃的鬍鬚,由於年輕的原因,還顯得有些稚嫩。
在跟直播間觀眾解說的同時,陳凡就在想,到底要不要獵捕這一隻巖蟒了。
因為,這個水藍星上,在華國,這也只能算是普通省級三類保護動物,也就是可殺可不殺的範圍。
畢竟,它的總量還是相當之多的。
而且在人類活動多的區域,發現這類蟒蛇,不是擊斃獵捕,就是抓捕後,轉移到其他更適合它們生長的區域。
“凡爺,你在幹啥呢!”
突然,陳凡聽到身後傳來柳燕的聲音。
他回過頭,朝柳燕道:“你們不是怕他嗎?怎麼還過來。”
“這不看你沒事嗎?我就先過來看看。”
其實,柳燕是擔心他,才鼓起忐忑的勇氣,朝陳凡這邊過來。
“嗯,暫時沒事,只要不靠前,它不會主動攻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