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21黃巾起義

話說天下之事,如中天之日,盈海之星。興亡數定,盛衰有憑。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卻說鉅鹿郡張家有弟兄三個,張角、張寶、張梁。三個人都挺有本領,還樂意幫助老百姓,於是大夥兒推舉他們為首領起來反抗朝廷。

張角曾經讀過書,相信黃老,也懂得醫道,給人治病挺有效。窮人看病還不要錢,他很快就出了名。他看到許多農民在受不了痛苦的時候只會央告老天爺,於是以自身醫術結合奇書《太平要術》上的內容,決定創立一個教門,叫做“太平道”。張角收了一些弟子,自稱“太平道人”,弟子們尊他為“太平真人”。他們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角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數十萬。張角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張角、張寶、張梁的勢力和影響傳播到全國;漢靈帝正忙著起造林園,也沒把太平道放在心上。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一名叫做唐周的叛徒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由於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發難,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史稱黃巾起義。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稱“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他們燒燬官府殺害吏士,黃巾軍勢如破竹震動京都。當時一首民謠說道:“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由於後勤供應不上,黃巾軍士兵們開始搶掠民財,瘋狂殘害民眾,這比東漢朝廷的壓榨政策更加惡劣。起義軍民心盡失,東漢朝廷對黃巾軍的鎮壓反而成了正義之舉,民心的天平開始向朝廷傾斜。

朝廷為了彌補兵力不足,命令各地軍閥獨自招募義兵。如果民心還在張角一方的話,地方軍閥是很難招到義兵的。如關羽在投軍的路上遇到劉備、張飛二人,關羽選擇投效政府軍,說明當時的黃巾軍已經不得人心。

中平元年184年,張角在冀州病逝,起義由張梁領導。

十月,皇甫嵩斬殺張梁,屠殺三萬淹死五萬,張角被破棺戮屍,首級送回洛陽。

十一月,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攻下曲陽斬殺張寶,俘虜十多萬人。

黃巾三巨頭全部伏法,黃巾之亂就此平息。

黃巾起義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領導的農民起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震撼了東漢王朝的根基,直接導致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進而演變為三足鼎立的局面。

卻說何皇后的兒子劉辯出生後沒有養在皇宮,而是養在道人史子眇家裡,因為史道人有道術,何皇后想憑藉他的道術保護皇子劉辯。

靈帝不喜歡劉辯但喜歡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劉協。群臣奏請靈帝立皇太子時,靈帝認為劉辯行為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不適合做皇帝,想立劉協為太子,但因何皇后的兄長何進任大將軍並且在朝中位高權重,王美人又被何皇后害死了,所以立太子的事久拖未決。

不久靈帝駕崩了,劉辯即位為帝,史稱少帝。少帝尊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后臨朝稱制,宣佈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封九歲的皇弟劉協為渤海王,封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同錄尚書事。

蹇碩在少帝即位後仍然想改立皇子劉協,又害怕何進掌權後會殺了自己,於是求助於趙忠等其它宦官,太監郭勝是何進的同鄉,他出賣了蹇碩。何進先發制人把蹇碩殺掉,蹇碩的西園八校尉之兵也改歸何進掌握。

驃騎將軍董重也是外戚,他的姑姑便是漢靈帝的母親,也就是何太后的婆婆,婆媳之間從來不和。董太后曾對何皇后說,“你神氣什麼?仗你哥哥的勢嗎?我叫驃騎將軍殺了你的哥哥易如反掌”。這話傳到何進的耳裡,何進就發兵包圍董重的驃騎將軍府,並活捉董重,逼迫他自盡。不久董太后也憂鬱而死。

這時何進掌權太后聽政,宦官們分權,這是東漢玩了一百多年的標準模式。可是何進對宦官們看不順眼,準備誅殺十常侍。按理何太后應該站在哥哥一邊,可她卻全面倒向宦官。

原來何太后認為太監有壞的,也有好的。壞的可以殺,好的不可以殺。何進則認為太監沒有好的,應該一齊殺光。何太后說,“你把太監都殺完了,我在宮裡使喚誰呢?有鬍子的男人怎麼能用呢?”

何進看見妹妹遲疑,想造出亂子來嚇她。他說東北西北有人造反,他妹妹不怕;他叫守衛洛陽近郊的丁原假裝造反,他妹妹依然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