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高中畢業的青年有兩條路走——要麼出去打工,去沿海地區掙錢;要麼留在村子裡,種地養雞養羊,然後說個媳婦結婚生娃。
羅平安選了第三條路。
他要當兵。
父親很反對,說你當兵去了,家裡怎麼辦?
這事很現實。
哥哥畢業後,去了沿海打工。
妹妹在讀初中,還不是個壯勞力,何況妹妹的成績好,即便在縣城裡的中學,永遠也是班級裡的第一,除非考失手,否則學霸地位不可動搖。
父親之所以反對是有原因的。
羅平安清楚,父親這幾年身體不好,老咳嗽,很多時候都是母親在照看著地裡的活計。
自己畢業了,按理說父親可以鬆口氣,畢竟有了個壯勞力。大兒子打工去了,當老二的羅平安當然義不容辭要撐起這個家。
當兵?
一去就幾年,這算什麼事?家裡的事,咋辦?
這就是最現實的農民的想法,樸實,認命。
羅平安不認命。
打自十一歲起,他就已經決定要當兵。
一輩子,也許就一次機會當兵,豈能就這麼錯過?
兩父子為此大吵一場,不歡而散。
好在母親心疼兒子,跟父親做了一整天的思想工作,到了三天後,父親虎著臉把他叫道跟前,夏收過去了,你要當兵可以,好好給我種小半年地,年底長勢好了,爹就答應你,讓你去當兵,圓你個夢,免得你在家天天跟我黑著臉,老子是你爹,不是你仇人!
羅平安聽完一蹦三尺,喊了好幾聲老爹萬歲!
這把經歷過那個特殊年代的老人給嚇壞了,趕緊訓斥他,說萬歲是你說的?你這是反動!
反不反動不知道,反正羅平安在畢業後到年底的小半年裡像頭不知疲倦的耕牛一樣,早出晚歸,人黑得像灶膛裡扒拉出來的炭。
當兵的事也很順利。
母親有個遠親在縣武裝部,徵兵這事他熟悉。
一問,說年底徵兵,有指標。
於是,那年羅平安是全縣第一個報名的,早早去了村委,找了管武裝的幹部,嚷嚷著要當兵去。
羅家村從前的小年輕當兵積極性都不高,加上村子裡本來就沒幾戶人,這些年縣裡的指標都乾脆不到這裡,全讓縣裡別的地方完成任務了。
這次,村幹部是頭一遭看到羅家村還有主動要求去當兵的人。
羅平安的軍裝穿得很順利,不過就在還有兩個月體檢的時候,家裡出了個大事。
父親吐了血,送到了醫院,診斷肺癌晚期。
羅平安如遭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