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靠佇列條令猜了!
知道PLA訓練齊步走的好處在哪了嗎?
按照佇列條令,軍人齊步走每一個步幅距離為75CM。
當這種步伐形成了習慣,軍人在不知不覺中每走一步幾乎都是這個距離,相差不會太大。
計步器上的步數乘以75CM,得出的距離數就是整個偵察分隊走出的距離數。
是不是聽起來挺好玩的?
不!
這他孃的一點都不好玩!
因為你必須保證自己儘量每一步都符合佇列條令的規定,如果在大操場那種地方,走出每步75CM並不難。
可是在野外就不容易了。
你面前也許有石頭,有土坎,水窪,有各種各樣的障礙物,你得繞開它們。
一旦繞開,步子的距離就會變。
一變,整體的距離計算就會不精確。
所以才需要四個計步員。
引導組時刻要和計步組溝通,當距離達到的時候,計步組要及時告訴引導組,告訴大家,距離到了,然後分隊隊員開始看看四周,是否出現了目標物。
聽上去,這種野外行進方法十分原始,甚至顯得有些笨。
但每一個特種部隊成員都要在各種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進行各種軍事訓練一樣的道理,戰場上,玩意電子裝置失靈——這也絕非聳人聽聞。
再先進的通訊裝置或者定位儀器之類的東西在深山老林裡都經常出現各種訊號丟失,山脈、地形、樹冠等等,都會對裝置訊號造成嚴重的影響。
戰場上的各種高溫、爆炸、彈片也可能讓你的裝置遭受損壞。
所以,很多特種部隊從不放棄對最原始裝置的訓練和掌握,正如即便槍支在現今,甚至瞄準鏡都可以進行自動修正瞄準的情況下,你仍舊要訓練機械瞄具情況下的槍法。
無論是引導員還是計步員,都是一門技術活兒。
時間只有4個小時,一共240分鐘,八個目標點,也就是說尋找每個目標點的時間只有30分鐘。
從一開始,唐文凱顯得有些急。
他走的有些快。
因為剛剛進入森林邊緣,一開始的時候,路並不難走。
周圍都是一些樟樹,地上的草也不高,要按照既定的角度行進,遇到的障礙物不多。
安方位角行進,當然是地勢越平越好,因為無遮無擋,拿著指北針直接大踏步前進就是。
唐文凱有些興奮,速度不斷加快。
很快,他已經走在所有人的最前面,拉開大部隊足足三十多米。
“控制速度!“
莊嚴看到隊形有些亂,忍不住提醒唐文凱。
“放慢點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