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世林將幾個班長叫過來,圍了一圈,將地圖放在地上,然後用雨衣遮住了幾個人的腦袋,開啟戰術手電。
他指著一個座標,手指在上面敲了兩下。
幾個班長先是一愣,繼而拍手叫好。
其實,牛世林指的地方和莊嚴之前在海防連營區裡指給指導員趙寰彬看的是同一個座標。
那個地方叫做飛鳥崖,是整個白鳥島上落差最大的地方。
那裡的地形是一座山,彷彿被巨大的斧頭劈過一樣,中間斷開了一道山谷。
雖然白鳥島上的山區最高海拔也只有一百六十多米,看起來不算高。
但飛鳥崖的落差達到了48米,而且巖面陡峭,幾乎沒人會從那裡經過。
白鳥島根據地質學家判斷是海中火山噴發形成,距今也有數萬年了,斷崖就是在那時候形成的,斷崖之上全是火山岩石。
沒人相信有人趕在夜間從如此高度的斷崖上透過。
也正因為如此,在那裡也無法佈防。
1營長鄭勝利當初也留意過這個地方,只是沒人想過那裡能夠通行。
不過,這確是整個1營包圍圈裡唯一的缺口和漏洞。
莊嚴的作戰風格想來出敵不意,奇招頻出。
武偵連從一開始打得太差,指揮亂套,各自為戰,到目前位置已經無路可走。
如果是他在指揮位置上接手目前這個爛攤子,一定會選擇從飛鳥崖那裡做文章。
牛世林在考慮突圍計劃的時候,突然想起莊嚴曾經多次在訓練時候說過的一句話——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所以,在研究了整個白鳥島的地形之後,他突然發現,這個雖然兩側有1營防禦線,但是中間有一百多米斷崖缺口的地方也許沒有。
他將自己代入了1營長的指揮位置上。
步兵很少訓練繩降和攀巖科目,所以他們對這種地形有著天然的迴避。
也許,到那裡搏一搏,還有機會。
沒想到,這一博,居然單車變摩托了!
發現這個也可能存在漏洞的地方之後,牛世林大喜過望。
但是攻擊營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營部一般都有警衛力量,只靠著自己手下十幾個人,怕是不行。
而且營部也有裝甲指揮車,一旦自己帶領這十幾個兵襲擊營部,對方只要在外圍頂住一分鐘,營首長就能等車跑路。
靠自己這些小口徑突擊步槍和85狙,根本搞不定人家裝甲車的王八龜殼。
所以,他必須將所有人集中起來。
打架就是這樣,將力量集中在一個點上,攻擊對方要害,在最短的時間裡一擊致命。
這就是作戰的精髓。
不過,解釋了整個計劃之後,馬上又有人提出疑問——假如牛世林的計劃成功,從飛鳥崖突出包圍,當隊伍到達營部之後發起攻擊,即便得手,距離營部不到兩公里的1連也會立即回防。
畢竟,清脆的槍聲在夜間能傳出幾個公里遠,根本瞞不過去。
這,又怎麼辦?
——————————————————————
有書友問我,你最近咋兩更而已。
我只想說,我在家時候吃的饅頭也是饅頭,在部隊吃的饅頭也是饅頭,可是這饅頭跟饅頭它不一樣啊!家裡的饅頭一捏能捏成一小團,部隊的饅頭就跟手機那麼大一個,砸出去狗都能砸暈!量大管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