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處於範明君的意料之外。
藍軍的裝備之強大,完全超出了之前的預估。
迂迴奇襲這種手段是PLA的老傳統,其實戰術並沒有過時一說,問題是怎麼用。
現在用了,可是玩砸了。
從紅軍旅的始發站地前往藍軍的防禦主戰區一共有十二條相對適合重型裝甲部隊透過的道路,其中兩個有橋。
按說一般情況下,指揮員都趨利避害,不會選擇有橋的地方前往。
道理很簡單,萬一那裡有伏兵,了一半被人掐頭去尾,堵在中間,那可就損失大了去了。
也正是基於這種想法。
範明君覺得夏成龍沒有那麼傻,會傻到以為自己會從2號橋的方向進行突破。
反其道而行之。
兵者,詭道也。
這也是範明君命令兩個連從2號橋方向偷偷摸摸進行迂迴穿插的原因。
結果沒想到的連那裡也有藍軍的潛伏分隊。
不用想了。
肯定是藍軍偵察兵。
範明君也不是個大意的人。
選擇2號橋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之前不光進行了空中偵察,而且還派出了地面小分隊前出偵察,之後還派過一個裝甲步兵排隊從橋上透過,做出佯動的假象
其實說白了就是吸引火力。
如果周圍有藍軍的潛伏部隊,也許他們會忍不住攻擊這些“誘餌”。
經過反覆的考量和試探,範明君認為2號橋方向是安全的,所以才派出穿插部隊。
結果還是中了招。
這令他的感到脊背發冷。
現代化條件下的戰爭,情報和戰場監視是十分重要的制勝手段。
很顯然,藍軍太熟悉這裡的地形。
幾乎每一條路,每一個可以透過的途徑,他們都清楚,都控制得死死的。
現在,作為紅軍的A旅攻擊徹底陷入了困境。
範明君不得不下令讓部隊停止攻擊,重新調整。
經過夜間幾個小時的戰鬥,4營損失了一個連,是營裡其中兩個坦克連中的一個。
範明君肉疼不已。
如果犧牲一個連能打得開通道,那也罷了。
現如今打又打不進去,完全被藍軍牽制在主戰區前方20公里的緩衝帶裡,壓根兒攻不進去。
這個連,算是白白送了死。
至於藍軍的“變異”59式坦克,範明君曾經有過電話到導演部質問到底為什麼的衝動。
只是後來想想又放棄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