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時,彼一時嘛。”
陳略無奈的道:“我這不是已經認命了嗎?”
“所以說很委屈夫君了?”孫婉清盯著陳略問。
“沒有,不委屈。”
陳略急忙搖頭:“為了夫人,任何事都不覺的委屈。”
還別說,和孫婉清這麼多天朝夕相處,陳略已經有點習慣了,這難道就是戀愛的感覺?
“夫君生在了一個好時代,各種書籍都不缺,學起來會更容易。”
孫婉清有點感慨。
和陳略相處了這麼長時間,孫婉清也對這個時代的一些事情有了些許瞭解。
這個時代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書讀的時代,這在孫婉清那個時候,幾乎是不敢想的。
說起學醫,孫婉清顯得很是認真,神情也難得嚴肅,這是陳略這一段時間很少在孫婉清臉上看到的。
自從孫婉清從畫裡走出來的那一刻,就喊陳略夫君。
或許是處於那個時代女子的溫婉,也或許是因為孫婉清本就是大家閨秀,這麼久以來,孫婉清在陳略面前表現的都非常的善解人意。
真真是屬於那種夢想中的媳婦。
要顏值有顏值,要身材有身材,要素養有素養,要氣質有氣質,最主要的是還很懂事,時時刻刻都很照顧老公的情緒。
不過這一刻,再說起學醫的時候,孫婉清難得肅穆,也難得認真。
“夫君根基已在,無須啟蒙,就先從三世書開始吧。”
“三世書?”
陳略不解。
“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醫不三世乃指伏羲、神農、黃帝。一曰伏羲氏之《易經》;二曰神農氏之《本草》;三曰軒轅氏之《內經》。”
孫婉清解釋道:“‘不服其藥’者,謂醫而不讀三世之書,未達陰陽變化之理者,未可以信服其藥也。”
“我爺爺曾說過,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理;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
孫婉清道:“《易經》之理,乃醫道根基,夫君須要先明《易》,方能明白醫者陰陽之道,再合醫理......”
陳略:“.......”
一時間漢州省理科狀元陳略同學真的有種重回小學的時候,認真的聽著。
孫婉清說他是藥王之孫,孫思邈陳略並不陌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醫道大家,對中醫的貢獻非常大。
不僅著有《千金要方》,更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同時在針灸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留下了諸多針灸絕技,什麼鬼門十三針,名氣極大,被尊為一代藥王。
孫婉清這位藥王的孫女,陳略可是萬萬不敢小覷。
聽著孫婉清講解了一番,陳略先在網上訂了一套書。
《易經》、《神農本草》以及《黃帝內經》、同時還有《傷寒論》、《千金方》等。
正如孫婉清說的,現在書籍確實不像以前那麼稀少,各種醫學書籍網上都能買得到,除了孫婉清所說的三世書,陳略把自己知道的醫書都買了。
孫婉清說了那麼多,其實大概意思也就兩點,先學中醫基礎理論,識別草藥,然後再結合實踐。
“其實學醫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難,以前不少醫家都是博覽群書,然後初窺門徑,棄文從醫者並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