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一次參加活動的社員已經到齊了。”
病例社的會長戴陽也在場。
今天的活動其實算是小活動,規模不大,參與的人也不算多,往常戴陽都是不來的,今天戴陽過來,也是為了表示對陳略的重視。
“今天算是這學期開學之後咱們病例社的第一次小型活動,參與的還有四位大一新生,這在往年可是很罕見的。”
戴陽說著還看向陳略:“特別是還有今年漢州省的理科狀元陳略學弟。”
“陳略學弟應該是高考之後才開始接觸中醫,之前沒什麼基礎,這一次卻能參加這個活動,真的是讓人意外,現在的學弟們是越來越厲害了。”
宋元凱就很不喜歡聽戴陽囉嗦。
這會兒戴陽的一番話說什麼陳略之前毫無根基之類的,這是有違他的初衷的。
不由的,宋元凱看向尚學文。
原本宋元凱的計劃中,這一次小型活動是讓尚學文主持。
開始之前可勁的捧一捧陳略,俗話說捧的越高,跌的越重。
結果戴陽這一番話,雖然也是捧陳略,可其實是有點替陳略做鋪墊了。
沒基礎,新生,要是表現不好豈不是情理之中?
表現好那才是了不起。
計劃的好好的,結果計劃從一開始就被打亂了,這讓宋元凱的心中很是不舒服。
尚學文給了宋元凱一個苦澀的表情。
誰知道這種小型活動,戴陽突然要親自主持,這也是尚學文自己沒想到的。
“除了陳略,還有宋元凱、呂雲海、馬學平,三位也都是今年大一新生中的佼佼者,是我們病例社新注入的血液。”
“咱們學校的社團能夠堅持這麼多年,一方面離不開學校的支援,一方面也是一代又一代新生的加入,這也是一種傳承,希望我們病例社能一直壯大下去。”
能當會長的人,口才還是很不錯的,戴陽聽著都像是老主持了。
“好,下面咱們今天的活動正式開始。”
戴陽道:“咱們病例社的主要活動就是病例交流,這一次我們也準備了幾個比較適合大一大二學弟學妹們的病例,參加活動的同學先行分析,之後我們幾位學長幫忙講解。”
病例社的活動就是這種交流模式,其實和網上的病例交流社群一樣,平常這個發一個病例,那個發一個病例,一起探討。
相比起體育類和文藝類社團,醫學類社團其實也就針灸推拿社更有意思一些,其他社團多少都有點枯燥。
不過對醫學生來說,病例社的幫助是很大的,對沒有下過臨床或者下臨床機會少的醫學生來說,病例社也是大家接觸各種病例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可以交流,有學長幫忙講解,學以致用。
“這一次活動我們也準備了小禮品。”
戴陽道:“我和尚學文副會長几位當裁判,根據參加活動的社員的表現進行打分。”
說著,戴陽就讓拿出了第一個病例,不僅僅展示在了黑板上,參與活動的同學也都每人發了一份。
這一次活動的幾個病案都是尚學文“準備”的,也就是宋元凱提前準備好的。
想要作假,肯定要上下勾結,打通環節才有可能做到,單個人肯定不行。
學校社團算是同學們接觸的最早的社團組織,團體,麻雀雖小,其實也反映一個社會現實。
“你們說這一次誰表現會最好?”
林浩軒問邊上的羅鴻飛。
“應該是班長吧,其次是老大。”
羅鴻飛道:“陳略進步確實快,天賦也高,可班長和老大畢竟接觸早,還是佔優勢的。”
“我看好大神。”
林浩軒道:“吳老師都沒能難住大神。”
羅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