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來,一晃眼,卻是三載。
新野城,徐庶府邸書房內。
四周並無侍從,只有兩張木案,一個書櫃。書櫃上放著數也數不清的竹簡。
兩張案前,劉封與徐庶對坐。
徐庶穿著一襲白色長衫,面帶溫和的笑意,眼中偶爾閃過智慧的光芒。較之當年,風采依舊。
劉封的面容則已經完全褪去了稚氣,已經完全的成為了一個英武青年。
今日卻是徐庶考核劉封這三年的學業。
“少將軍已讀韓非子三載,不知其書如何?”徐庶笑看著眼前令他無比滿意的弟子,問道。
“先秦時,秦皇嬴政用法治國,橫掃六國。而韓非子一書乃是集法家大成之作,實在是冠絕今古之作。”劉封笑著回答道。
在徐庶收下已經三年,韓非子就讀了三年,已經瞭然於胸。
“不止如此吧?”徐庶卻並不滿足劉封只誇讚韓非子的話,笑著問道。
“韓非子雖好,但卻是以理智統御情感,整個天下群臣都是棋子。講究的是帝王賣爵位俸祿給臣子,而臣子還以智慧。並無忠心一說,實在是不近人情。如果是嬴政這等明君則還好,若是到了秦二世這等昏君的時候,卻是一發不可收拾。是以秦國二世便亡。”說著,劉封對著徐庶舉拳一拜,道:“韓非子一書,有九分道理可讀,唯有這一分,卻是不可讀。”
“對,這就是法家最為缺陷的一點。但是又不可否認法家的言論都是實用,能強國的道理。是以高祖皇帝的時候,用黃老學說,道家言論治國。”見劉封學習三載,並沒有被韓非子一書中的道理迷惑,反而撥開了迷霧,看清了優劣。徐庶很是寬慰的一笑,說道。
黃老學說,就是老子的言論。法家學說有一大部分是繼承了老子學說而發揚光大的。但是老子一書又沒有法家的酷刑,功利。
所以,漢高祖用了老子的言論來治國。
對於徐庶的誇獎,劉封只是微微笑著聽了,挺直了身體,靜待下文。
他在徐庶的收下已經三年,學的不僅是韓非子,還有左傳,六韜,以及劉備要求讀的吳起兵法等等。
偶爾徐庶也會與他談論各種學問,為他講解書中的疑惑,但是很少有時候會跟他這麼談論一本書的優劣。
恐怕這只是託詞而已,接下來才是正文。
看著目光清澈,絲毫沒有迷惑的劉封。
徐庶心中升起了一種猶如吾家子終長成的感慨。欣慰一笑,道:“三年時間,為師的能把教導你的都教導給你了。換而言之。”
說到這裡,徐庶笑著道:“你該出師了。”
所謂出師並不是代表情分盡了,當然也就不是傷感的事情,而是代表著你已經可以獨立行走於世。是一種喜事。
“多謝先生栽培。”劉封聞言心中一震,站起了身體,掀起衣角對著徐庶長長下拜道。
徐庶坦然而坐,受了劉封的大禮。
當劉封行禮完畢,重新坐好後。徐庶道:“有一事,你心中當要有所準備。”
居然還有要事,劉封心中添了鄭重,舉拳拜道:“先生請說。”
“為師的曾經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身份尊貴,可不必學習兵書,但是主公卻覺得不然,當今亂世,若不學點兵家本事防身,根本不能立世。所以為師教導了你吳起兵法。”說到這裡,徐庶言語停頓,笑看著劉封道。
看著徐庶的笑容,劉封心頭震動,只覺得有些嘴巴有些乾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