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能力包含著表達能力、爭辯能力、傾聽能力和設計能力(形象設計、動作設計、環境設計)。溝通能力看起來是外在的東西,而實際上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它關係著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品德。[1]簡單地說,溝通能力指個人與他人有效進行資訊溝通的能力,它既有資訊的輸入,又有資訊的輸出。一般情況下,資訊的輸入體現在個人對他人言語的傾聽和理解,輸出是個人的自我表達。
溝通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對大學生來說應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先以我自身為例講一個故事,之後再做具體地闡述。
在大學的三年,事實讓我真正明白溝通的重要性,也讓我體會到溝通帶來的利處。在大學中,團隊是一個很熟悉的詞,尤其是在我們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很多專業課都要求幾人組成一個小組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在某項專業課中,需要我們小組完成一個簡單的系統開發,當時我任小組長。由於系統開發需要一人自學VB,在L的毛遂自薦之下,她成為了我們組學習VB的那個人。由於老師提前告知需自學,是以L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學。L的資料庫學的不是很好,因此由我負責資料庫設計,由於溝通出現失誤,是以我設計的資料庫並未到L手上,以至於L自己設計了一個資料庫(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張表,表中包含了所有的資訊),並用VB進行視覺化操作,直至系統初具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小組成員忙著完成自己的任務,我負責總體進度的調控和把握。我總是會問L做得怎麼樣了,她也只會告訴我她在寫程式,日積月累,矛盾就這樣積累了下來。我認為L對工作很敷衍,我當然知道她在寫程式,而我想知道的是她具體做到哪一步了,都有哪些功能已經能實現了,視窗做好了等,而她覺得我很煩,總是催她,對她說話語氣不好,她也不想理我。
終於,在我們對系統進行測試時,發現該系統除了能顯示工資單各項內容,其餘的計算總工資,按日期查詢、匯總等功能均不能實現,也就是說,這個系統什麼用也沒有。當天晚上,我和L大吵了一架。系統做成這樣最多拿個辛苦分,我希望我來設計資料庫她來重新做,並且指責她很敷衍,平常問她她都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還指出系統做不好,報告也無法完成,PPT也無法演講,而眼看就要到截止時間了。規定是先講PPT,隔一週交實驗報告和系統。
L說她已經很盡力在做系統了,資料庫設計的不行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失誤,她不想重新做,因為在這麼短的時間重新來做真的很難。所以那天晚上,我倆不歡而散,之後誰也不理誰。
時間不等人,就這樣,在我們對手組準備充分,信心滿滿地上臺展示完他們的系統之後,我們組的演講人員對這個百無一用的系統進行PPT演講,而這個時候,我才明白我犯了多大的錯誤––我把重點都放在了監督系統的進度上,而忽略了系統的分析和設計,PPT上的內容漏洞百出。那一刻,連空氣都是尷尬的。
那天晚上,我和L都意識到了什麼,我倆暫時放下恩怨,資料庫由我設計,她負責返工,這次的系統很快就做好了,雖然不是十全十美,卻基本能完成任務。在由老師進行測試之後,結束了這次小組合作。老師給出的評價是我們做出來的系統屬於中上等。這個結果也算滿意,這件事情暫時結束。
當任務完成,我和L都沒有了心理壓力,我們聊了很多,盡釋前嫌,她說她當時覺得我態度不好,不鼓勵她只會埋怨她,她一點兒也不想聽我說話,我說我當時覺得L態度不好,要不是身為小組長必須和她說話的話我也不想和她說話,解釋完之後兩個人都樂了,當時明明有機會解釋,卻偏偏誰都不解釋,導致兩個人矛盾越積越多,使得小組作業中的問題也沒有及時得到解決。
所以,以後我每次遇到問題,我都會先想想我和L這一次的矛盾,告訴自己,能溝通就不要吵架,能事半功倍就不要事倍功半。(附:為敘事方便,略去了小組其他成員的行為,他們為小組作業付出得也相當多)
1.大學生提高溝通能力的意義
個人離不開群體,而群體內部離不開溝通。
大學中,個人的決定對個人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在溝通能力方面,有人選擇揚長避短,有人選擇彌補自身的“短板”,而不論做出哪種選擇,基本的溝通能力必不可少。
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而且能促使團隊更為高效團結。溝通為分享快樂和傾訴痛苦提供了途徑,有利於學生情感的釋放和人際關係的培養,也是同學之間解決矛盾和分歧的前提,還是同學間進行團隊合作必不可少的基礎,有效的溝通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大學生終將走向社會。社會的挑戰要更為複雜和艱鉅,對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不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融入企業進行發展的基本條件,有利於資源的獲取和自我魅力的展現。
2.大學生溝通能力現狀
(1)“90後”大學生具有思想活躍,崇尚自由,追逐潮流等特點,而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卻往往過分注意自我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造成寢室關係不和等不好的後果;
(2)隨著網路普及和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大學生與他人進行溝通主要透過簡訊、微信、QQ等社交軟體,這種虛擬性的溝通缺乏情感和思想,使得大學生逐步減少在現實中進行面對面交談的機會,出現溝通能力的下降。
3. 提升大學生溝通能力的途徑與策略
對大學生本人來講,提升自我溝通能力的途徑有:
(1)豐富自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個人魅力。在交往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雙向的,如果雙方所在的精神層次不同,溝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自身知識和經驗匱乏,胸無點墨,精神層次較低,就會對另一方的言語就很難產生共鳴,甚至難以理解;而如果對方是層次較低的人,自身就需要深入淺出,儘量使對方明白自己,達到溝通的目的。而這種層次不同的溝通,很難引起雙方情感的共鳴,達不到培養感情的目的。只有不斷地豐富自我,加強自身修養,才能逐漸進步。
(2)培養寬廣的心胸和長遠的目光,善於換位思考。大學生應當志存高遠,當目光放得長遠時,就會對眼前的利弊得失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衡量,做出的決定出現重大失誤的可能性較小;培養寬廣的心胸,善於換位思考,體諒他人,往往比與他人言辭激烈地爭吵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寬廣的心胸不僅能體現自身良好的修養,更能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正如俗語所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對於高校來說,提升大學生溝通能力的途徑有:
(1)構建並完善溝通教育機制。許多高校只是簡單地開設了相關的選修課,而並未將培養大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正式列入教學計劃中,對大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有限。構建並完善教育機制,一是高校定製溝通技巧課程時,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注重實踐;二是提高高校教師和教輔人員的溝通技巧,將他們也納入溝通教育體系之中;三是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對大學生心裡特徵和心理健康狀況有所瞭解,並根據檔案進行分析,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識,化解矛盾,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2)重視網路心理教育,學校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意識到網路社交要適度。當學生出現偏激、錯誤言語或行為時,應及時制止並進行關心和疏導,正確引導學生面對心理壓力、控制情緒、做到文明上網。
(3)搭建有效溝通渠道,拓展多元化溝通途徑。[2]要保證溝通渠道的有效性,當學生意識到自己需要幫忙時,能找到相應的心理諮詢室來幫助自己。開拓溝通渠道多元化,可以透過開展集體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和平臺,激發學生溝通和表達的慾望。
4. 提升大學生溝通能力的途徑與策略之我見
在大學,老師以開明的態度,將學生視為成年人,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交流,秉著學術交流和探討的精神進行授課。老師普遍採用較為溫和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起來回答問題,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主動完成課堂外的內容或作業等等,這些都強調了一個詞:主動。而所謂主動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來源於自身並驅動自己去行動的動力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