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對過年並不十分在意,只當做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最盛大的節日,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瑞雪兆豐年,京城今年的雪格外的大。
夜晚,周家裡裡外外都很熱鬧,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福伯,林伯,劉六轍等人都聚集在外院一個偏庁裡,熱氣騰騰的吃著餃子,說著周府內外,大江南北的趣事,響起一陣陣歡聲笑語。
周家父子三人在後廳,桌上是三大盤餃子,各種調料齊備,父子三人臉上多少都有些笑容,沒有以往的拘束,謹慎。
周清荔看著眼前的兩個兒子,神色多少有些欣慰之色,長子經歷了一些事情,成熟了不少。次子雖然惹了大禍,但總算有驚無險。
周清荔說了周方的婚期,準備與親家商量,將婚期定在天啟七年的五月。
周方也不反對,已經拖了三年,丁家小姐也已經二十多歲,確實不能再耽擱。
沒多久,福伯,劉六轍等人前來拜年,周清荔自然高興,隨口就賞了不少東西。
周正不動聲色的說了府裡幾個婢女,家丁年紀到了,該贖身的事,大過年的周清荔自然沒有不答應,還免去了他們一半的贖銀。
這其中就包括劉六轍的那個小情人,劉六轍抑制不住興奮,對周正全是感激的神情。
福伯看在眼裡,微不可察的笑了下。
家宴吃完,周正便回到房間,簡單洗漱,坐在書房裡準備看書。
劉六轍沒多久就進來,手裡抱著一大堆東西,一臉興奮的道:“二少爺,這些都是給你去瀋陽準備的。”
周正抬頭看去,只見衣食住行都有,劉六轍都快抱不下,甚至還有一把刀,一件甲冑。
周正放下書,道:“用不了那麼多,放著吧。對了,上官姐弟過年去了?”
劉六轍將東西放到周正書房邊上,道:“是剛剛走的,上官小姐還好說,上官烈那小子能惹事,在牙行裡搞亂不少事情了。”
上官烈與劉六轍同年,但性子極其衝動,一心想做事大事,卻往往壞事。
周正不在意,道:“你多看著他點,好好教一教,上官勳還在幫我們做事,不能虧待他。”
劉六轍自然應是,而後看著周正道:“二少爺,真的不要我跟著去嗎?”
周正搖頭,道:“太危險了,你不用去了,再說週記還需要你照應。”
這一趟去建虜,確實很危險,一不小心可能真的回不來。
劉六轍有些不放心周正,道:“那,我找些人跟著?一定找那些好手。”
周正笑了聲,道:“不用,我自有安排。你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有什麼需要,會安排你做的。”
劉六轍對周正心裡充滿了感激,無處回報,見周正又拿起書,連忙道:“二少爺,你不是要找一個什麼藏書樓嗎?我在城南看到過一個非常不錯的小樓,很適合,你要不要去看看?”
劉六轍要是不說,周正都忘記這件事了,他又放下書,道:“行,明天,不,過兩天吧,我們去看看。”
劉六轍大喜,道:“好嘞,二少爺我這就再去看看……”
周正又拿起書,笑道:“今天過年就算了,你休息去吧。”
劉六轍應了聲,但轉身還是匆匆忙忙出府去了。
……
第二天一大早,周清荔吃完早飯,便穿戴的整整齊齊帶著周方出府了。
周正沒有出門,在書房裡看書練字,累了還研究一會兒圍棋。